“上界女仙無嗜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上界女仙無嗜欲”全詩
上界女仙無嗜欲,何因相顧兩裴回。
共疑過去人間世,曾作誰家夫婦來。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贈韋煉師》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韋煉師
潯陽遷客為居士,身似浮云心似灰。
上界女仙無嗜欲,何因相顧兩裴回。
共疑過去人間世,曾作誰家夫婦來。
詩詞的中文譯文:
贈送給韋煉師
潯陽的遷徙之客成為一位居士,外表如同浮云,內心如同灰燼。
在上界的女仙們沒有欲望的情感中,我們何以相對而回望呢?
一同懷疑過去的人間世界,曾經是哪家的夫婦?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寫給韋煉師的一首贈詩。詩人通過描述自己的境遇以及對韋煉師的思考和懷念,表達了對塵世的追思和對傳統的評價。
詩中的潯陽指的是在江西南昌的潯陽,遷客指的是詩人自己,居士則是指白居易放棄政治官職而退隱的身份。身似浮云心似灰,形容詩人的外表和內心都充滿了無奈和頹廢之情,浮云代表的是渺茫的未來,灰代表的是無望的心靈。
上界女仙無嗜欲,指的是在仙境中沒有欲望的女仙,詩人和韋煉師都對塵世疑慮,懷念過去的生活。兩裴回表示彼此相對而回望,共同懷疑過去人間世,曾作誰家夫婦來則是對過去的傳統社會觀念和家庭價值觀的懷念和評價。
整首詩寫出了作者自己的追思和無奈,表達了對社會現實和人生價值的思考。通過對比塵世和仙境,詩人表現了對傳統和現實的矛盾感和思考。這首詩言簡意賅,表達了白居易對傳統和現實的矛盾感和思考,以及對人生意義的探索。
“上界女仙無嗜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wéi liàn shī
贈韋煉師
xún yáng qiān kè wèi jū shì, shēn shì fú yún xīn shì huī.
潯陽遷客為居士,身似浮云心似灰。
shàng jiè nǚ xiān wú shì yù,
上界女仙無嗜欲,
hé yīn xiāng gù liǎng péi huí.
何因相顧兩裴回。
gòng yí guò qù rén jiān shì, céng zuò shuí jiā fū fù lái.
共疑過去人間世,曾作誰家夫婦來。
“上界女仙無嗜欲”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