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省朋僚音信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北省朋僚音信斷”全詩
北省朋僚音信斷,東林長老往還頻。
病停夜食閑如社,慵擁朝裘暖似春。
漸老漸諳閑氣味,終身不擬作忙人。
分類: 懷才不遇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閑意》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閑意》
不爭榮耀任沉淪,
日與時疏共道親。
北省朋僚音信斷,
東林長老往還頻。
病停夜食閑如社,
慵擁朝裘暖似春。
漸老漸諳閑氣味,
終身不擬作忙人。
中文譯文:
不追求榮耀,隨意沉淪,
與自然、時光為伍,親密相待。
北方的朋友和官僚們的音信斷絕,
東林寺的長老頻繁往來。
病愈后,夜晚的飯食如同社交一般閑散,
懶散地擁著朝裘,溫暖如春。
漸漸年老,逐漸領悟閑適的氛圍,
終生不愿成為忙碌之人。
詩意和賞析:
《閑意》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的一首詩,表達了他對閑適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詩中,白居易不追求名利和榮耀,寧愿自在地沉淪于平凡的生活中。他與自然和時光為伍,感受著它們的親切和融洽。
詩中提到了北省朋僚音信斷,東林長老往還頻繁,這暗示了他疏遠了功利的朋友和官僚們,而與修行者和虔誠者保持著密切的聯系。他不再被功名所迷惑,而是更加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
詩的后半部分描寫了白居易病愈后的閑適生活。他像社交一樣輕松地享受夜晚的飯食,懶散地擁著溫暖的朝裘,感受著春天的氣息。隨著年歲的增長,他漸漸領悟了閑適生活的滋味,不再追求繁忙和浮華,堅持不愿做一個忙碌的人。
整首詩通過對閑適生活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寧靜和內心滿足的追求。白居易以淡泊名利、追求自在的態度,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追求真正價值的渴望。這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對內心平和與自由的追求。
“北省朋僚音信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án yì
閑意
bù zhēng róng yào rèn chén lún, rì yǔ shí shū gòng dào qīn.
不爭榮耀任沉淪,日與時疏共道親。
běi shěng péng liáo yīn xìn duàn,
北省朋僚音信斷,
dōng lín zhǎng lǎo wǎng huán pín.
東林長老往還頻。
bìng tíng yè shí xián rú shè, yōng yōng cháo qiú nuǎn shì chūn.
病停夜食閑如社,慵擁朝裘暖似春。
jiàn lǎo jiàn ān xián qì wèi, zhōng shēn bù nǐ zuò máng rén.
漸老漸諳閑氣味,終身不擬作忙人。
“北省朋僚音信斷”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