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院只留雙白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看院只留雙白鶴”全詩
看院只留雙白鶴,入門惟見一青松。
藥爐有火丹應伏,云碓無人水自舂。
欲問參同契中事,更期何日得從容。
分類: 生活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尋郭道士不遇》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尋郭道士不遇
郡中乞假來相訪,
洞里朝元去不逢。
看院只留雙白鶴,
入門惟見一青松。
藥爐有火丹應伏,
云碓無人水自舂。
欲問參同契中事,
更期何日得從容。
詩意:這首詩是白居易寫給郭道士的一首尋訪不遇之作。詩人之前請假走來拜訪郭道士,但是未能在洞里見到他。詩人只看見了道士院中的一對白鶴和門前的一棵青松。藥爐中的火可能是道士早已點亮,但沒人服用丹藥;云碓則沒有人操縱,碓臼中的水也在自流。詩人迫切想問一下參同契中的事情,更希望何時能得到從容的時光。
賞析:這首詩以一種淡然自若的心態表達了詩人對郭道士的渴望和對參同契的追尋。通過對郭道士洞府的描寫,詩人將自己的期望和郭道士的寂寞形成了對比。詩人接連描寫了洞中景物的寥寥無幾,通過寥寥幾筆的描寫,展示了道士的清凈和超然境界,也表達了他對于參同契境界的向往。整首詩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尋找道士和尋求“參同契中事”的急切之情。詩意深邃、意境優美。
“看院只留雙白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ún guō dào shì bù yù
尋郭道士不遇
jùn zhōng qǐ jiǎ lái xiāng fǎng, dòng lǐ cháo yuán qù bù féng.
郡中乞假來相訪,洞里朝元去不逢。
kàn yuàn zhǐ liú shuāng bái hè,
看院只留雙白鶴,
rù mén wéi jiàn yī qīng sōng.
入門惟見一青松。
yào lú yǒu huǒ dān yīng fú, yún duì wú rén shuǐ zì chōng.
藥爐有火丹應伏,云碓無人水自舂。
yù wèn cān tóng qì zhōng shì, gèng qī hé rì dé cóng róng.
欲問參同契中事,更期何日得從容。
“看院只留雙白鶴”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