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默默物茫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高天默默物茫茫”全詩
鸚為能言長剪翅,龜緣難死久支床。
莫嫌冷落拋閑地,猶勝炎蒸臥瘴鄉。
外物竟關身底事,謾排門戟系腰章。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寄微之(時微之為虢州司馬)》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微之(時微之為虢州司馬)》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高天默默物茫茫,
各有來由致損傷。
鸚為能言長剪翅,
龜緣難死久支床。
莫嫌冷落拋閑地,
猶勝炎蒸臥瘴鄉。
外物竟關身底事,
謾排門戟系腰章。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時微之的思念和關心,同時也傳達了對現實社會的一些觀察和感慨。詩中通過描繪高天茫茫、眾生各有命運和遭遇,以及一些動物的形象,表達了生命的脆弱和遭遇不公的無奈。作者在寄托思念時微之的情感之余,也對社會現實中的不平等和不公進行了一定的批判。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慨。首先,描繪了高天默默、物茫茫的景象,表達了人們在廣袤宇宙面前的渺小感。接著,通過描述動物的遭遇,如鸚鵡被剪翅膀、烏龜久病不死,表達了生命的脆弱和遭遇不公時的無助感。這些景象與時微之司馬的遭遇形成了對比,也暗示了時微之的艱辛和不易。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觀察和思考,外物和權勢終究無法關系到個人內心的真正事物,門戟和腰章成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一種諷刺。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時微之的思念之情,同時也透過動物的遭遇和社會現實的觀察,傳遞了對生命脆弱和社會不公的思考和批判。
“高天默默物茫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wēi zhī shí wēi zhī wèi guó zhōu sī mǎ
寄微之(時微之為虢州司馬)
gāo tiān mò mò wù máng máng, gè yǒu lái yóu zhì sǔn shāng.
高天默默物茫茫,各有來由致損傷。
yīng wèi néng yán zhǎng jiǎn chì,
鸚為能言長剪翅,
guī yuán nán sǐ jiǔ zhī chuáng.
龜緣難死久支床。
mò xián lěng luò pāo xián dì, yóu shèng yán zhēng wò zhàng xiāng.
莫嫌冷落拋閑地,猶勝炎蒸臥瘴鄉。
wài wù jìng guān shēn dǐ shì, mán pái mén jǐ xì yāo zhāng.
外物竟關身底事,謾排門戟系腰章。
“高天默默物茫茫”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