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清冷似冬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知清冷似冬凌”全詩
今夜酒醺羅綺暖,被君融盡玉壺冰。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醉后戲題》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醉后戲題》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自知清冷似冬凌,
每被人呼作律僧。
今夜酒醺羅綺暖,
被君融盡玉壺冰。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白居易醉后的情景。他自知自己的性格清冷如同冬天的冰霜,常常被人們戲稱為僧人(因為僧人通常有清冷寡欲的形象)。然而,在這個夜晚,他喝醉了酒,心情熱烈起來,感覺宛如暖意融化了他內心的冷漠,就像被心愛的人融盡了冷冰冰的玉壺一樣。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白居易在酒后解脫出自己平日清冷性格的一面。他以自嘲的口吻,坦然接受別人將他稱作僧人的稱呼,暗示了自己內心的孤獨和超脫。然而,當他醉倒之后,他的內心開始被酒精的熱情所融化,他的情感得以釋放。詩中的"羅綺暖"和"玉壺冰"形象地描繪了這種轉變,表達了他內心的溫暖與激情。
這首詩詞通過對情感轉變的描繪,展現了白居易作為文人的多樣性和與眾不同之處。它也反映了他在唐代文壇上獨特的個人風格,以及他對生活和情感的深刻洞察力。整首詩詞簡潔而意味深長,給讀者留下了對于人性與情感的思考。
“自知清冷似冬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uì hòu xì tí
醉后戲題
zì zhī qīng lěng shì dōng líng, měi bèi rén hū zuò lǜ sēng.
自知清冷似冬凌,每被人呼作律僧。
jīn yè jiǔ xūn luó qǐ nuǎn, bèi jūn róng jǐn yù hú bīng.
今夜酒醺羅綺暖,被君融盡玉壺冰。
“自知清冷似冬凌”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