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減舊容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病減舊容輝”全詩
老添新甲子,病減舊容輝。
鄉國仍留念,功名已息機。
明朝四十九,應轉悟前非。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除夜》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除夜》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歲暮紛多思,
天涯渺未歸。
老添新甲子,
病減舊容輝。
鄉國仍留念,
功名已息機。
明朝四十九,
應轉悟前非。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白居易在除夕夜思考的心境。歲末將至,他心中充滿了各種雜念,而他身處異鄉,遠離故土,渺茫的歸程使他感到迷茫。他意識到自己已經進入了新的一年,時光的流轉使他年邁,容顏的衰老也使他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他對鄉國的思念依然存在,但對功名的追求卻已經消退。當他迎來明天的第四十九個年頭時,他應該能夠洞悉過去的錯誤和不足。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白居易晚年時的深沉思考和對人生的思索。通過描寫歲暮和除夜的景象,詩人抒發了自己內心的思緒和感慨。他的思緒紛繁,既有對故鄉的思念,也有對功名的反思。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逐漸認識到功名已經不再是他追求的目標,而內心的平靜和洞悉過去的重要性才是更為珍貴的。詩人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誡讀者應該放下功名利祿的追逐,反思過去的得失,達到心靈的寧靜和智慧。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白居易的思想和情感,通過對歲末除夜的描繪,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沉思和體驗。詩中運用對比的手法,將年歲的增長和容顏的凋零與對鄉國的思念以及對功名的追求進行對照,展示出詩人對人生的深刻領悟和心境的轉變。這首詩詞具有深邃的思想內涵,引發人們對于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思考。
“病減舊容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ú yè
除夜
suì mù fēn duō sī, tiān yá miǎo wèi guī.
歲暮紛多思,天涯渺未歸。
lǎo tiān xīn jiǎ zǐ, bìng jiǎn jiù róng huī.
老添新甲子,病減舊容輝。
xiāng guó réng liú niàn, gōng míng yǐ xī jī.
鄉國仍留念,功名已息機。
míng cháo sì shí jiǔ, yīng zhuǎn wù qián fēi.
明朝四十九,應轉悟前非。
“病減舊容輝”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