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衲頭陀任運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百衲頭陀任運僧”全詩
又有放慵巴郡守,不營一事共騰騰。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戲贈蕭處士、清禪師》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戲贈蕭處士、清禪師》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三杯高山忘塵客,
穿百衲衣任運僧。
還有放慵的巴郡守,
不追求功名卻心懷激蕩。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幾個不拘世俗的人物形象。首先是三杯高山忘塵客,指的是一個酒量大、心胸豁達的人,他忘卻塵世煩惱,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其次是穿百衲衣的運僧,表示一個修行佛法的僧人,他披著粗糙的僧袍,隨遇而安,無拘無束。最后是巴郡守,他是一個官員,卻懶散不務正業,不為功名所動,心中有一種激蕩的追求。
賞析:
白居易通過描繪不同的人物形象,抒發了自己對于生活態度和價值觀的思考。詩中的"三杯高山忘塵客"和"穿百衲衣任運僧"代表了對于自由、豁達和修行的追求,他們超脫于塵世的瑣碎和煩惱,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而"巴郡守"則象征了一種懶散、放縱的態度,他不追求功名地過著自己的生活,內心卻有一種不安和激蕩。
整首詩折射出白居易對于人生境遇和價值觀的思考。他通過對不同人物的刻畫,表達了自己對于人生的理解和對于追求的思考。詩中的"三杯嵬峨忘機客"和"百衲頭陀任運僧"表達了追求自由、豁達和精神修行的精神境界,而"放慵巴郡守"則提醒人們不要迷失在功名利祿之中,要保持內心的激蕩和追求。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不同人物形象的描繪,展示了白居易對于人生追求和價值觀的思考,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同時,詩中的用詞簡練,意象鮮明,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和心靈沖擊,使讀者能夠在欣賞詩意的同時,引發對自身生活態度和價值取向的思考。
“百衲頭陀任運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ì zèng xiāo chǔ shì qīng chán shī
戲贈蕭處士、清禪師
sān bēi wéi é wàng jī kè, bǎi nà tóu tuó rèn yùn sēng.
三杯嵬峨忘機客,百衲頭陀任運僧。
yòu yǒu fàng yōng bā jùn shǒu, bù yíng yī shì gòng téng téng.
又有放慵巴郡守,不營一事共騰騰。
“百衲頭陀任運僧”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