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聲脆管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聲脆管弦”全詩
圣明千歲樂,歲歲似今年。
紅裾明月夜,碧簟早秋時。
好向昭陽宿,天涼玉漏遲。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小曲新詞二首》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小曲新詞二首》
作者:白居易
霽色鮮宮殿,秋聲脆管弦。
圣明千歲樂,歲歲似今年。
紅裾明月夜,碧簟早秋時。
好向昭陽宿,天涼玉漏遲。
中文譯文:
宮殿在朝陽的照耀下呈現出晴朗明亮的顏色,秋天的聲音悅耳動聽。
君主明廉的治理使國家千秋歲月的樂章,每一年都像今年一樣美好。
在明亮的月光下,紅裾演唱的曲調,令人陶醉的秋夜。
讓我們去昭陵過夜,那里天氣涼爽,玉漏的聲音遲遲地敲響。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宮殿的鮮亮色彩和秋天的悅耳聲音,表達了君主明廉的治理和國家的繁榮。作者將這種樂章與每一年都如此美好的現狀相聯系,展示了一種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同時,詩人在描繪秋夜和宮殿的景色時運用了明月、紅裾等意象,通過細膩的描繪,使讀者在詩中感受到秋季的美麗和宮廷的繁華。最后兩句則表達了作者對去昭陵過夜的向往,展示了作者對寧靜夜晚和溫柔的時間的向往。整首詩略帶豪情,又不乏細膩之筆,展現了白居易獨特的寫作風格。
“秋聲脆管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ǎo qǔ xīn cí èr shǒu
小曲新詞二首
jì sè xiān gōng diàn, qiū shēng cuì guǎn xián.
霽色鮮宮殿,秋聲脆管弦。
shèng míng qiān suì lè, suì suì shì jīn nián.
圣明千歲樂,歲歲似今年。
hóng jū míng yuè yè, bì diàn zǎo qiū shí.
紅裾明月夜,碧簟早秋時。
hǎo xiàng zhāo yáng sù, tiān liáng yù lòu chí.
好向昭陽宿,天涼玉漏遲。
“秋聲脆管弦”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