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色分明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色分明綠”全詩
覓花來渡口,尋寺到山頭。
江色分明綠,猿聲依舊愁。
禁鐘驚睡覺,唯不上東樓。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中書夜直夢忠州》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書夜直夢忠州》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詩人在中書省值夜時,夢游到了忠州,描繪了他在夢中所見所聞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閣下燈前夢,巴南城里游。
覓花來渡口,尋寺到山頭。
江色分明綠,猿聲依舊愁。
禁鐘驚睡覺,唯不上東樓。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夢中游歷巴南城的情景。詩人首先提到自己是在值夜看燈的時候做夢的,他夢游到了巴南城。詩人游覽城市中的渡口尋找美麗的花,又到山頭上尋找寺廟。詩人在夢中看到江水的顏色非常鮮明綠色,聽到了猿猴的哀愁聲音。最后,禁鐘的聲音驚醒了詩人,但他不愿意再次上東樓。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巴南城的獨特感受和景色的描繪。詩人用簡潔的文字勾勒出了一個夢中的迷幻城市,通過描寫江水的顏色和猿猴的哀鳴聲,傳達了一種靜謐、憂愁的氛圍。盡管被禁鐘驚醒,但詩人對東樓的不上表達出了一種不愿離開夢境的情感。
整首詩構思巧妙, 描述細膩,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對自然景色和人情感受的深入觀察和感悟。
“江色分明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ng shū yè zhí mèng zhōng zhōu
中書夜直夢忠州
gé xià dēng qián mèng, bā nán chéng lǐ yóu.
閣下燈前夢,巴南城里游。
mì huā lái dù kǒu, xún sì dào shān tóu.
覓花來渡口,尋寺到山頭。
jiāng sè fēn míng lǜ, yuán shēng yī jiù chóu.
江色分明綠,猿聲依舊愁。
jìn zhōng jīng shuì jiào, wéi bù shàng dōng lóu.
禁鐘驚睡覺,唯不上東樓。
“江色分明綠”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