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應方寸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唯應方寸內”全詩
街東閑處住,日午熱時還。
院窄難栽竹,墻高不見山。
唯應方寸內,此地覓寬閑。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題新昌所居》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題新昌所居》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作品。詩人在詩中寫道自己居住的房子很小,讓他感到煩悶。馬匹泥濘,行動遲鈍。然而,他選擇了一個閑散的地方,中午時分回到這里,以避免炎熱的日頭。院子太窄,無法種植竹子,圍墻又太高,看不見周圍的山景。然而,詩人相信寬閑的感覺只能在自己心中獲得,而不是取決于外部環境。因此,即使居住環境簡陋,他仍然能夠在這里找到內心的寧靜和悠閑。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宅小人煩悶,
泥深馬鈍頑。
街東閑處住,
日午熱時還。
院窄難栽竹,
墻高不見山。
唯應方寸內,
此地覓寬閑。
這首詩詞表達了白居易欣賞寧靜悠閑生活的心態。盡管他的居所簡陋,但他并不為此而憂愁。他借此詩表達了一個思想,即人們可以通過調整內心的態度和觀念來尋找內心的寧靜和寬閑的感覺,而不是完全依賴于外部環境的條件。
這首詩詞描繪了唐代白居易的居住環境,表現了他對簡樸生活的推崇和追求,以及他內心悠閑寧靜的信仰和態度。詩中的宅小、泥深、馬鈍、街東、日午熱、院窄、墻高等描繪了詩人居住環境的窘迫、不便和狹小,但他并不為此感到煩悶,反而在這種環境中尋找到了內心的廣闊和寧靜。他相信真正的寬閑只能從內心產生,因此他在這個簡陋的地方找到了心靈的棲息之所。這種對寬閑生活的追求和對內心平靜的堅持,體現了白居易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對精神追求的理解。
“唯應方寸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xīn chāng suǒ jū
題新昌所居
zhái xiǎo rén fán mèn, ní shēn mǎ dùn wán.
宅小人煩悶,泥深馬鈍頑。
jiē dōng xián chù zhù, rì wǔ rè shí hái.
街東閑處住,日午熱時還。
yuàn zhǎi nán zāi zhú, qiáng gāo bú jiàn shān.
院窄難栽竹,墻高不見山。
wéi yīng fāng cùn nèi, cǐ dì mì kuān xián.
唯應方寸內,此地覓寬閑。
“唯應方寸內”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