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作白頭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半作白頭翁”全詩
謾道風煙接,何曾笑語同。
吏稀秋稅畢,客散晚庭空。
霽后當樓月,潮來滿座風。
霅溪殊冷僻,茂苑太繁雄。
唯此錢唐郡,閑忙恰得中。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初到郡齋寄錢湖州李蘇州(聊取二郡一哂故有落句之戲)》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初到郡齋寄錢湖州李蘇州(聊取二郡一哂故有落句之戲)》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俱來滄海郡,半作白頭翁。
我們一同來到這個靠近滄海的郡城,我已經年邁,半白了頭發。
謾道風煙接,何曾笑語同。
雖然我們的道路交匯在一起,但我們從未有過共同的歡笑和言語。
吏稀秋稅畢,客散晚庭空。
秋天的稅賦已經征收完畢,官員們漸漸稀少,客人們離去,晚庭空蕩蕩的。
霽后當樓月,潮來滿座風。
天晴后,樓上明月高掛,潮水涌來,座位上彌漫著海風。
霅溪殊冷僻,茂苑太繁雄。
郡城旁的霅溪河水清冷而偏僻,而茂盛的苑囿則顯得繁華壯麗。
唯此錢唐郡,閑忙恰得中。
只有這個錢唐郡城,它的閑適與繁忙之間取得了完美的平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作者初到郡城的感受為主題,表達了對環境和人情的觀察和感慨。詩中通過對景物和人物的描繪,展示了城市的繁華與冷僻、喧囂與寂靜、歡笑與孤獨等對比。
詩的開頭,通過描寫自己半白的頭發,表達了作者年事已高,滄海已很久的感慨。接著,詩中描述了作者與李蘇州相遇的情景,雖然彼此相識,但彼此之間缺乏共鳴和交流,表達出一種心境的孤獨和無奈。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描繪吏稀、客散的場景,以及霽后的明月和潮水來臨的情景,展現出時間的流轉和城市的變化。詩中的霅溪河和茂苑則代表了城市的冷僻與繁華。最后,作者稱贊錢唐郡城是一個閑忙適中的地方,表達了對這個城市平衡生活和繁榮的喜愛。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對初到郡城的感受和對城市生活的思考,通過景物和情感的交織,展示了人與環境、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和互動。詩中的對比和意象使得詩意更加深刻,賦予了詩詞以動人的韻味。
“半作白頭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dào jùn zhāi jì qián hú zhōu lǐ sū zhōu liáo qǔ èr jùn yī shěn gù yǒu luò jù zhī xì
初到郡齋寄錢湖州李蘇州(聊取二郡一哂故有落句之戲)
jù lái cāng hǎi jùn, bàn zuò bái tóu wēng.
俱來滄海郡,半作白頭翁。
mán dào fēng yān jiē, hé zēng xiào yǔ tóng.
謾道風煙接,何曾笑語同。
lì xī qiū shuì bì, kè sàn wǎn tíng kōng.
吏稀秋稅畢,客散晚庭空。
jì hòu dāng lóu yuè, cháo lái mǎn zuò fēng.
霽后當樓月,潮來滿座風。
zhà xī shū lěng pì, mào yuàn tài fán xióng.
霅溪殊冷僻,茂苑太繁雄。
wéi cǐ qián táng jùn, xián máng qià dé zhòng.
唯此錢唐郡,閑忙恰得中。
“半作白頭翁”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