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無一事到中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更無一事到中心”全詩
移床就日檐間臥,臥詠閑詩側枕琴。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虛白堂》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虛白堂》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虛白堂前衙退后,
In front of the vacant white hall, the government office recedes,
More than ever, nothing reaches its center.
移床就日檐間臥,
Moving my bed to rest under the eaves,
Lying down, I compose leisurely verses, using the lute as my pillow.
中文譯文:
在空蕩的白色大廳前,政府辦公室已經撤離,
再也沒有事情能夠進入其中心。
我將床搬到日影下躺臥,
躺下來,側躺在琴上,吟詠閑適的詩歌。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白居易在虛白堂前的閑適生活。白居易曾任唐朝的宰相,但因政治斗爭而被貶謫到虛白堂,這里是一個相對清靜的地方,遠離政治的紛擾。詩中表達了他在這里過著悠閑自在的生活,沒有繁瑣的政務,只有詩歌和音樂陪伴。他將床搬到日影下,舒適地躺臥,用琴作為枕頭,抒發心中的感慨和思考。
賞析:
《虛白堂》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詩人的生活狀態和環境,表達了一種追求寧靜和自由的心態。詩人通過退隱虛白堂,遠離政治紛爭,選擇了一種輕松自在的生活方式。他將床搬到日影下,享受陽光的溫暖,同時以琴為枕,展現了他對音樂藝術的熱愛。
詩中的“虛白堂”形象鮮明地表達了詩人內心追求平靜和寧靜的愿望。詩人用“虛白堂前衙退后”來形容自己遠離政務,沒有煩擾的生活狀態。他在這樣的環境中,可以盡情地吟詠詩歌,陶冶情操,享受清閑自在的時光。
整首詩詞以簡潔清新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寧靜和藝術的追求,展現了他對閑適生活的向往。這首詩詞傳遞了一種追求內心平靜與自在的情感,也是白居易晚年的寫照,體現了他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更無一事到中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ū bái táng
虛白堂
xū bái táng qián yá tuì hòu, gèng wú yī shì dào zhōng xīn.
虛白堂前衙退后,更無一事到中心。
yí chuáng jiù rì yán jiān wò, wò yǒng xián shī cè zhěn qín.
移床就日檐間臥,臥詠閑詩側枕琴。
“更無一事到中心”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