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知此春懷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人知此春懷抱”全詩
墻頭半露紅萼枝,池岸新鋪綠芽草。
蹋草攀枝仰頭嘆,何人知此春懷抱。
年顏盛壯名未成,官職欲高身已老。
萬莖白發真堪恨,一片緋衫何足道。
賴得君來勸一杯,愁開悶破心頭好。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日漸長,贈周、殷二判官》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日漸長,贈周、殷二判官》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日漸長,春尚早。
墻頭半露紅萼枝,
池岸新鋪綠芽草。
蹋草攀枝仰頭嘆,
何人知此春懷抱。
年顏盛壯名未成,
官職欲高身已老。
萬莖白發真堪恨,
一片緋衫何足道。
賴得君來勸一杯,
愁開悶破心頭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白居易日漸長的心情和對春天的感慨。詩人覺得時光流逝得很快,雖然春天已經到來,但仍然覺得春天來得太早。詩中提到墻頭的紅萼枝半露出來,池岸上的綠芽草新鋪開,這些景象都是春天的象征。然而,詩人蹋著青草,攀著枝條仰頭嘆息,感嘆沒有人能真正了解他內心的春天之情。
接下來,白居易表達了自己的遺憾和矛盾之處。他提到自己的容顏雖然依然年輕,但名聲和成就卻還沒有達到預期。他渴望在官場中有更高的職位,但他也意識到自己的年齡已經不再年輕。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愁悶和孤獨。他感嘆萬莖白發的真實情況,以及紅衣緋袍的無足輕重。然而,正是因為有朋友周殷二位判官的到來,給予了他一杯酒的勸慰,他的憂愁才得以散去,內心得到了宣泄。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自身境遇的感慨。表達了作者的孤獨和內心的矛盾情感,同時也展現了友情的溫暖和助力。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充滿了對人生和時光的思考。
“何人知此春懷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ì jiàn zhǎng, zèng zhōu yīn èr pàn guān
日漸長,贈周、殷二判官
rì jiàn zhǎng, chūn shàng zǎo.
日漸長,春尚早。
qiáng tóu bàn lù hóng è zhī, chí àn xīn pù lǜ yá cǎo.
墻頭半露紅萼枝,池岸新鋪綠芽草。
tà cǎo pān zhī yǎng tóu tàn, hé rén zhī cǐ chūn huái bào.
蹋草攀枝仰頭嘆,何人知此春懷抱。
nián yán shèng zhuàng míng wèi chéng,
年顏盛壯名未成,
guān zhí yù gāo shēn yǐ lǎo.
官職欲高身已老。
wàn jīng bái fà zhēn kān hèn, yī piàn fēi shān hé zú dào.
萬莖白發真堪恨,一片緋衫何足道。
lài dé jūn lái quàn yī bēi, chóu kāi mèn pò xīn tóu hǎo.
賴得君來勸一杯,愁開悶破心頭好。
“何人知此春懷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