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七株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新昌七株松”全詩
新昌七株松,依仁萬莖竹。
松前月臺白,竹下風池綠。
君向我齋眠,我在君亭宿。
平生有微尚,彼此多幽獨。
何必本主人,兩心聊自足。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聞崔十八宿予新昌弊宅時予亦宿崔家依仁新亭…聊以寫懷》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聞崔十八宿予新昌弊宅時予亦宿崔家依仁新亭…聊以寫懷》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陋巷掩弊廬,高居敞華屋。
新昌七株松,依仁萬莖竹。
松前月臺白,竹下風池綠。
君向我齋眠,我在君亭宿。
平生有微尚,彼此多幽獨。
何必本主人,兩心聊自足。
譯文:
狹窄的巷弄掩藏著簡陋的住所,我卻高居在寬敞的華麗屋內。
新昌有七株挺拔的松樹,崔家則有萬莖蔥翠的竹子。
松樹前的月臺潔白明亮,竹林下的風池湖水翠綠。
你來到我這里小住,我也去你那里過夜。
一生中我們都有些微小的志向,彼此都有許多時候感到幽寂孤寂。
何必在乎誰是主人,我們兩顆心互相滿足即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白居易和他的朋友崔十八的友情和相互之間的交流。詩人的住所簡陋而樸素,而崔家則有華麗寬敞的屋子,但詩人并不在意這種差異。他們互相拜訪,相互留宿,共同分享彼此的空間。詩人通過描繪新昌的松樹和竹子,以及松前的月臺和竹下的風池,展現了自然的美麗和寧靜。
詩中表達了詩人對于平凡生活的欣賞和對于友情的珍視。詩人認為,人生的價值不在于擁有豪宅與財富,而是在于真摯的友情和內心的滿足。他們彼此理解和支持,不計較地位和地方,讓彼此感到安慰和快樂。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真摯友情和簡樸生活的贊美。它提醒人們,忽略物質的追求,珍視真摯的人際關系,以及在平凡中尋找內心的滿足。
“新昌七株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cuī shí bā sù yǔ xīn chāng bì zhái shí yǔ yì sù cuī jiā yī rén xīn tíng liáo yǐ xiě huái
聞崔十八宿予新昌弊宅時予亦宿崔家依仁新亭…聊以寫懷
lòu xiàng yǎn bì lú, gāo jū chǎng huá wū.
陋巷掩弊廬,高居敞華屋。
xīn chāng qī zhū sōng, yī rén wàn jīng zhú.
新昌七株松,依仁萬莖竹。
sōng qián yuè tái bái, zhú xià fēng chí lǜ.
松前月臺白,竹下風池綠。
jūn xiàng wǒ zhāi mián, wǒ zài jūn tíng sù.
君向我齋眠,我在君亭宿。
píng shēng yǒu wēi shàng, bǐ cǐ duō yōu dú.
平生有微尚,彼此多幽獨。
hé bì běn zhǔ rén, liǎng xīn liáo zì zú.
何必本主人,兩心聊自足。
“新昌七株松”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