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行疏密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柳行疏密布”全詩
忽逢門前客,道發故鄉來。
斂眉俱握手,破涕共銜杯。
殷勤訪朋舊,屈曲問童孩。
衰宗多弟侄,若個賞池臺。
舊園今在否,新樹也應栽。
柳行疏密布,茅齋寬窄裁。
經移何處竹,別種幾株梅。
渠當無絕水,石計總生苔。
院果誰先熟,林花那后開。
羈心只欲問,為報不須猜。
行當驅下澤,去剪故園萊。
分類:
作者簡介(王績)

王績(約590~644),字無功,號東皋子,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隋末舉孝廉,除秘書正字。不樂在朝,辭疾,復授揚州六合丞。時天下大亂,棄官還故鄉。唐武德中,詔以前朝官待詔門下省。貞觀初,以疾罷歸河渚間,躬耕東皋,自號“東皋子”。性簡傲,嗜酒,能飲五斗,自作《五斗先生傳》 ,撰 《酒經》 、《酒譜》 。其詩近而不淺,質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曠懷高致,直追魏晉高風。律體濫觴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際,無功實為先聲。
《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王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
旅泊多年歲,老去不知回。
忽逢門前客,道發故鄉來。
斂眉俱握手,破涕共銜杯。
殷勤訪朋舊,屈曲問童孩。
衰宗多弟侄,若個賞池臺。
舊園今在否,新樹也應栽。
柳行疏密布,茅齋寬窄裁。
經移何處竹,別種幾株梅。
渠當無絕水,石計總生苔。
院果誰先熟,林花那后開。
羈心只欲問,為報不須猜。
行當驅下澤,去剪故園萊。
中文譯文:
在京城思念故園時,遇到鄉親詢問。
多年來常常旅泊在外,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回去。
突然在門前見到故鄉的客人,一談起家鄉就感覺親切。
雙方握手時眉頭緊皺,一邊喝酒一邊流淚。
彼此殷勤地詢問朋友們的近況,還問起了小孩們的成長。
家族庭院是否還在,是否種了新的樹木。
柳樹是否還像從前那樣茂密,茅草房子是否寬窄適中。
我家里種的竹子是否搬到了哪里,又種了幾棵梅花。
水渠是否依然不會斷流,石頭上是否還長滿了青苔。
果園里哪個果子先熟,林中的花朵哪朵先開放。
我的心思只是想問問,不需要猜測想要得到答案。
即將離開這片澤地,去修剪我家的萊草。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京城思念故鄉的心情。他在京城旅居多年,逐漸老去卻不知何時能回到故鄉。當他遇到來自故鄉的客人后,他感到非常親切和感動,與鄉人們談起故鄉的種種事物,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詩人問到了家鄉的景物和人們的情況,也表達了對故鄉的熟悉與關心。整首詩以平凡的語言展現了鄉愁和對歸鄉的期盼。
賞析:
這首詩通過表達詩人對鄉愁和對故園的思念之情,展示了人們對家鄉鄉愁的深切感受。詩人運用樸實的語言,描繪了旅居在外的思鄉之苦、對故鄉的思念、對家人朋友的關心和對家鄉景物的懷念。通過描繪鄉村的自然景物和家鄉的民俗風情,展現了詩人對故鄉的深情眷戀。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樸實,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眷戀之情,以及對家人友人的思念之情,表達了詩人內心對回歸故園的期望和渴望。
“柳行疏密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jīng sī gù yuán jiàn xiāng rén wèn
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
lǚ pō duō nián suì, lǎo qù bù zhī huí.
旅泊多年歲,老去不知回。
hū féng mén qián kè, dào fā gù xiāng lái.
忽逢門前客,道發故鄉來。
liǎn méi jù wò shǒu, pò tì gòng xián bēi.
斂眉俱握手,破涕共銜杯。
yīn qín fǎng péng jiù, qū qǔ wèn tóng hái.
殷勤訪朋舊,屈曲問童孩。
shuāi zōng duō dì zhí, ruò gè shǎng chí tái.
衰宗多弟侄,若個賞池臺。
jiù yuán jīn zài fǒu, xīn shù yě yīng zāi.
舊園今在否,新樹也應栽。
liǔ xíng shū mì bù, máo zhāi kuān zhǎi cái.
柳行疏密布,茅齋寬窄裁。
jīng yí hé chǔ zhú, bié zhǒng jǐ zhū méi.
經移何處竹,別種幾株梅。
qú dāng wú jué shuǐ, shí jì zǒng shēng tái.
渠當無絕水,石計總生苔。
yuàn guǒ shuí xiān shú, lín huā nà hòu kāi.
院果誰先熟,林花那后開。
jī xīn zhǐ yù wèn, wèi bào bù xū cāi.
羈心只欲問,為報不須猜。
háng dāng qū xià zé, qù jiǎn gù yuán lái.
行當驅下澤,去剪故園萊。
“柳行疏密布”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