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氣宵彌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暑氣宵彌毒”全詩
搖扇風甚微,褰裳汗霢霂。
起向月下行,來就潭中浴。
平石為浴床,洼石為浴斛。
綃巾薄露頂,草屨輕乘足。
清涼詠而歸,歸上石樓宿。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香山寺石樓潭夜浴》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香山寺石樓潭夜浴》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炎光晝方熾,
暑氣宵彌毒。
搖扇風甚微,
褰裳汗霢霂。
起向月下行,
來就潭中浴。
平石為浴床,
洼石為浴斛。
綃巾薄露頂,
草屨輕乘足。
清涼詠而歸,
歸上石樓宿。
詩意:
這首詩寫的是夏夜在香山寺的石樓潭中沐浴的情景。白居易以生動的描寫展現了夏日酷暑的炎熱和悶熱,以及人們在夜晚尋求清涼的愿望。他描述了自己搖扇微風,褪去衣袍,滿身汗水。隨后,他走向月下,前往潭中沐浴。他將平石作為浴床,洼石作為浴斛,用細薄的綃巾遮頂,穿著輕巧的草履。在清涼的潭水中沐浴之后,他吟詠著清涼的感覺回歸,并返回石樓宿息。
賞析:
這首詩以炎熱的夏季為背景,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現了人們在夜晚追求涼爽的欲望。白居易通過對自己沐浴的場景描繪,將讀者帶入了一個清涼宜人的境地。他用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將夏日的酷熱與夜晚的涼爽形成鮮明的對比。詩中的細節描寫,如搖扇微風、褪去衣袍、洼石為浴斛等,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清涼的舒適感。
此外,詩人通過對自然元素的運用,如月光和潭水,增加了詩歌的浪漫氛圍。月光照耀下的潭水,給詩中的場景增添了一抹神秘和寧靜的色彩。白居易通過描述自己的沐浴經歷,表達了對自然的感激和對舒適生活的向往。
整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夏夜中的清涼場景,展現了人們在炎熱季節尋求舒適和寧靜的愿望。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對自然元素的運用,詩人為讀者勾勒出了一個清新宜人的夜晚畫面,使人感受到夏夜的涼爽和寧靜。
“暑氣宵彌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g shān sì shí lóu tán yè yù
香山寺石樓潭夜浴
yán guāng zhòu fāng chì, shǔ qì xiāo mí dú.
炎光晝方熾,暑氣宵彌毒。
yáo shān fēng shèn wēi, qiān shang hàn mài mù.
搖扇風甚微,褰裳汗霢霂。
qǐ xiàng yuè xià xíng, lái jiù tán zhōng yù.
起向月下行,來就潭中浴。
píng shí wèi yù chuáng, wā shí wèi yù hú.
平石為浴床,洼石為浴斛。
xiāo jīn báo lù dǐng, cǎo jù qīng chéng zú.
綃巾薄露頂,草屨輕乘足。
qīng liáng yǒng ér guī, guī shàng shí lóu sù.
清涼詠而歸,歸上石樓宿。
“暑氣宵彌毒”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