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此時炎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復此時炎燠”全詩
厭對俗杯盤,倦聽凡絲竹。
藤床鋪晚雪,角枕截寒玉。
安得清瘦人,新秋夜同宿。
非君固不可,何夕枉高躅。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苦熱中寄舒員外》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在酷熱的天氣寄給舒員外
何堪日漸衰退,又逢這悶熱時日。
煩厭俗物的宴席,倦聽凡世間的音樂。
藤床上鋪滿了晚霜,角枕是由寒玉雕制而成。
但愿有一位清瘦的人,與我共度初秋之夜。
如果不是您的話,又何必枉自高蹈于此夜。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令人痛苦的炎熱天氣中的身心困境。詩人感到自己身體日漸衰弱,又遇到了難耐的高溫天氣,讓他倍感煩躁。他對世俗的宴會感到厭倦,對普通的音樂失去了興趣。詩人將自己的處境與藤床上的晚霜、寒玉枕頭進行對比,形容自己的冷酷寂寞。他渴望與一位清瘦的人共渡初秋之夜,與這個人一起度過這個孤獨的夜晚。最后,詩人直接向舒員外表示對他的依賴和倚重。
整體而言,這首詩展示了詩人對身體衰弱和惡劣天氣所帶來的困擾的真實感受。通過與世俗的對比和渴望一個清瘦人的陪伴,詩人表達了他渴望回歸內心的寧靜和找到一個理解和支持他的人的愿望。
“復此時炎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ǔ rè zhōng jì shū yuán wài
苦熱中寄舒員外
hé kān rì shuāi bìng, fù cǐ shí yán yù.
何堪日衰病,復此時炎燠。
yàn duì sú bēi pán, juàn tīng fán sī zhú.
厭對俗杯盤,倦聽凡絲竹。
téng chuáng pù wǎn xuě, jiǎo zhěn jié hán yù.
藤床鋪晚雪,角枕截寒玉。
ān dé qīng shòu rén, xīn qiū yè tóng sù.
安得清瘦人,新秋夜同宿。
fēi jūn gù bù kě, hé xī wǎng gāo zhú.
非君固不可,何夕枉高躅。
“復此時炎燠”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