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計復何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十年生計復何如”全詩
三郡政能從獨步,十年生計復何如。
使君灘上久分手,別駕渡頭先得書。
且喜平安又相見,其馀外事盡空虛。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欲到東洛,得楊使君書,因以此報》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欲到東洛,得楊使君書,因以此報》
欲到東洛,得楊使君書,
因以此報朝代唐代中,
心切向公財疏休官,
淮上休官洛下居。
政能從獨步三郡,
得維生計十年復何如。
久分手使君灘上別駕,
渡頭先得書且喜平安相見,
其馀外事盡空虛。
譯文:
想要到東洛,得到了楊使君的書,
因此寫下這首詩來報答。
心懷遠大,向往公心,不計財富,辭去官職,
在淮上休養生息,居住在洛陽。
在政治上能夠獨步三郡,
找到了十年的謀生之道,又該何如?
與使君分手已久,他在灘上離別,
在渡口首先收到了他的書,喜極而泣,
欣喜地相見,剩下的外事都顯得空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寫給楊使君的回信。詩中表達了白居易對楊使君的思念之情,描述了自己在淮上休養的生活以及對政治成就和財富的淡漠態度。白居易向往楊使君的公心和高尚品質,將自己的心意表達了出來。整首詩通過一種平實的語言風格,將情感真摯、樸素的表達出來,向讀者展示了詩人與楊使君之間深厚的友誼和感情。
詩中展現了白居易對政治的失望和對楊使君的贊賞。他主張追求個人幸福生活,不再奢求權勢和財富,淡泊名利。通過對楊使君的贊美,也間接表達了對清廉官員的敬佩和向往。白居易在此詩中向楊使君表達了自己對他的思念之情,也表達了自己對官場的失望和對平淡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給人一種靜謐、平和的感覺,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和修辭手法,卻表達出了深深的情感。通過對楊使君的贊美和對自己生活的拷問,展現出了一個真實、樸素的白居易,也表達了詩人對友誼和真摯感情的珍視。整首詩簡潔明快,字句簡單而又質樸,讀來讓人感到溫暖和舒適。
“十年生計復何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dào dōng luò, dé yáng shǐ jūn shū, yīn yǐ cǐ bào
欲到東洛,得楊使君書,因以此報
xiàng gōng xīn qiē xiàng cái shū, huái shàng xiū guān luò xià jū.
向公心切向財疏,淮上休官洛下居。
sān jùn zhèng néng cóng dú bù,
三郡政能從獨步,
shí nián shēng jì fù hé rú.
十年生計復何如。
shǐ jūn tān shàng jiǔ fēn shǒu, bié jià dù tóu xiān dé shū.
使君灘上久分手,別駕渡頭先得書。
qiě xǐ píng ān yòu xiāng jiàn, qí yú wài shì jǐn kōng xū.
且喜平安又相見,其馀外事盡空虛。
“十年生計復何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