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欄映晚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朱欄映晚樹”全詩
還似錢唐夜,西樓月出時。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池西亭》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池西亭》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朱欄映晚樹,
金魄落秋池。
還似錢唐夜,
西樓月出時。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日傍晚的景象,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比喻,表達了詩人對美麗景色的贊美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賞析:
首句“朱欄映晚樹”,以紅色的欄桿映襯著晚霞的色彩,形容夕陽下的景色。這種色彩的交織營造出一種溫暖而寧靜的氛圍。
接著,“金魄落秋池”,詩人運用了金色的光芒和秋天的水池相結合的意象,形容夕陽的光芒灑在秋池之中,落下金色的光暈。這一景象給人一種寧靜、美麗的感覺,也暗示了歲月的流轉和光陰的消逝。
第三句“還似錢唐夜”,通過比喻,將這個美麗的景色與傳說中的“錢唐夜”相提并論。錢唐夜指的是唐代詩人錢起的《唐夜》一詩,其中描繪了月光下的秋夜景色。詩人以此暗示,這個景色如此美麗,宛如傳世之作。
最后一句“西樓月出時”,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西樓是一個象征性的意象,代表著過去的時光和回憶。詩人借助月亮的出現,意味著時光在不停地流逝,暗示人生短暫,歲月不停。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秋日傍晚景色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美麗事物的贊美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以光影、顏色和意象的運用,詩人創造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畫面,并通過對過去和未來的暗示,表達了對時間流逝的思考。
“朱欄映晚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í xī tíng
池西亭
zhū lán yìng wǎn shù, jīn pò luò qiū chí.
朱欄映晚樹,金魄落秋池。
hái shì qián táng yè, xī lóu yuè chū shí.
還似錢唐夜,西樓月出時。
“朱欄映晚樹”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