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侍從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甘泉侍從回”全詩
圖書皆帝籍,寮友盡仙才。
騎省通中掖,龍樓隔上臺。
猶憐病宮相,詩寄洛陽來。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病中辱張常侍題集賢院詩,因以繼和》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病中辱張常侍題集賢院詩,因以繼和
天祿閣門開,甘泉侍從回。
圖書皆帝籍,寮友盡仙才。
騎省通中掖,龍樓隔上臺。
猶憐病宮相,詩寄洛陽來。
中文譯文:
因為受到張常侍的侮辱,我在病中為他題了集賢院的詩詞,并繼續作了和。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白居易寫的,描繪了自己病中思念洛陽的景象。詩中提到了天祿閣門打開,甘泉侍從回來,這些都是洛陽的地名,表達了作者對洛陽的向往和思緒。作者還稱贊洛陽圖書館中的圖書都是皇帝御冊,寮友們盡是仙才,表現了洛陽的文化底蘊和人才薈萃的景象。詩末作者雖身處病中,但仍對洛陽的宮廷文士相當敬佩并寄詩寄予他們,表達了自己對洛陽文化的欽佩和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體現了白居易病中對洛陽的思念之情和對洛陽文化的贊美。通過描繪洛陽的地名和宮廷文化景象,展現了唐代洛陽作為文化重鎮的繁榮和輝煌。雖然身處病榻之中,但白居易仍然能夠通過詩歌來表達自己對洛陽文化的向往和對洛陽宮廷人才的欽佩。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清新,表達了作者在病中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以及對文化的向往和贊美。
“甘泉侍從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ng zhōng rǔ zhāng cháng shì tí jí xián yuàn shī, yīn yǐ jì hé
病中辱張常侍題集賢院詩,因以繼和
tiān lù gé mén kāi, gān quán shì cóng huí.
天祿閣門開,甘泉侍從回。
tú shū jiē dì jí, liáo yǒu jǐn xiān cái.
圖書皆帝籍,寮友盡仙才。
qí shěng tōng zhōng yē, lóng lóu gé shàng tái.
騎省通中掖,龍樓隔上臺。
yóu lián bìng gōng xiāng, shī jì luò yáng lái.
猶憐病宮相,詩寄洛陽來。
“甘泉侍從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