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游何必多徒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閑游何必多徒侶”全詩
博望苑中無職役,建春門外足池臺。
綠油剪葉蒲新長,紅蠟黏枝杏欲開。
白馬朱衣兩宮相,可憐天氣出城來。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與皇甫庶子同游城東》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與皇甫庶子同游城東》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閑游何必多徒侶,
相勸時時舉一杯。
博望苑中無職役,
建春門外足池臺。
綠油剪葉蒲新長,
紅蠟黏枝杏欲開。
白馬朱衣兩宮相,
可憐天氣出城來。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與皇甫庶子一同游覽城東的景象。詩人表達了他們閑適自在的心境和對友誼的珍視。他們無需眾多的同伴,只需要相互勸慰,舉起酒杯共飲。在博望苑中,沒有繁重的公務,他們可以盡情游玩。在建春門外的足池臺上,他們欣賞到了新長的綠葉和即將開放的杏花。白居易以白馬和朱色衣袍來象征兩位朋友,他們一同出城,享受著美好的天氣。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宜人的景象,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和友誼的熱愛。詩中表達了閑適自在的心情,強調了與朋友共享美好時光的重要性。作者通過描寫春天的景色和氣候,營造出愉悅和寧靜的氛圍。同時,他以白馬和朱衣代表兩位朋友,通過這個形象來加強友誼的美好意象。
此詩情感明快,語言簡練,意境清新。它展示了唐代文人在閑暇時刻追求自然美和友情的生活態度。通過描繪城東的風景和友人相伴的歡愉,詩人傳遞了對自然與人情的贊美,讓讀者感受到一種愉悅與寧靜的心境。整首詩詞給人以輕松愉快的感覺,讀來令人心曠神怡,體會到了作者對友誼和自然的熱愛。
“閑游何必多徒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huáng fǔ shù zǐ tóng yóu chéng dōng
與皇甫庶子同游城東
xián yóu hé bì duō tú lǚ, xiāng quàn shí shí jǔ yī bēi.
閑游何必多徒侶,相勸時時舉一杯。
bó wàng yuàn zhōng wú zhí yì,
博望苑中無職役,
jiàn chūn mén wài zú chí tái.
建春門外足池臺。
lǜ yóu jiǎn yè pú xīn zhǎng, hóng là nián zhī xìng yù kāi.
綠油剪葉蒲新長,紅蠟黏枝杏欲開。
bái mǎ zhū yī liǎng gōng xiāng, kě lián tiān qì chū chéng lái.
白馬朱衣兩宮相,可憐天氣出城來。
“閑游何必多徒侶”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