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坎聊知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遇坎聊知止”全詩
孤根何處斷,輕葉強能飛。
分類:
作者簡介(王績)

王績(約590~644),字無功,號東皋子,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隋末舉孝廉,除秘書正字。不樂在朝,辭疾,復授揚州六合丞。時天下大亂,棄官還故鄉。唐武德中,詔以前朝官待詔門下省。貞觀初,以疾罷歸河渚間,躬耕東皋,自號“東皋子”。性簡傲,嗜酒,能飲五斗,自作《五斗先生傳》 ,撰 《酒經》 、《酒譜》 。其詩近而不淺,質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曠懷高致,直追魏晉高風。律體濫觴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際,無功實為先聲。
《建德破后入長安詠秋蓬示辛學士》王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建德破后入長安詠秋蓬示辛學士》是唐代王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建德被攻破后進入長安,吟詠秋天的蒲蓬,向辛學士展示。
遇到障礙可以暫時停下,迎風可能無法回歸。
孤獨的根在哪里斷裂,輕盈的葉子卻能飄飛。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自身的遭遇和情感,通過描繪秋蒲蓬的景象,反映出自己的離散之痛和堅韌不拔的精神。
賞析:
這首詩以碎句的形式構成,表現出詩人內心的緊張與焦慮。詩人的心情與遭遇有著直接的聯系。他曾為逃離建德的戰火而進入長安,但他也意識到遇到困難時需要暫停并面對現實。詩中提到的“秋蓬”是一種常見的植物,它有著細小輕盈的種子,在秋風中隨風翻飛。詩人通過秋蓬的形象,表達了自己孤獨無依、寄托塵世的心情。雖然根斷了,但秋蓬的葉子卻能勉強飄飛,顯示了生命的頑強和堅持的力量。這首詩詞雖然簡短,但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發,傳遞出作者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對未來的期許。
“遇坎聊知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àn dé pò hòu rù cháng ān yǒng qiū péng shì xīn xué shì
建德破后入長安詠秋蓬示辛學士
yù kǎn liáo zhī zhǐ, féng fēng huò wèi guī.
遇坎聊知止,逢風或未歸。
gū gēn hé chǔ duàn, qīng yè qiáng néng fēi.
孤根何處斷,輕葉強能飛。
“遇坎聊知止”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