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開山寺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開山寺路”全詩
銀勒牽驕馬,花船載麗人。
芰荷生欲遍,桃李種仍新。
好住湖堤上,長留一道春。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武丘寺路(去年重開寺路桃李蓮荷約種數千株)》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武丘寺路(去年重開寺路桃李蓮荷約種數千株)》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去年重開寺路,桃李蓮荷約種數千株。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自開山寺路,水陸往來頻。
銀勒牽驕馬,花船載麗人。
芰荷生欲遍,桃李種仍新。
好住湖堤上,長留一道春。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美麗的景象,描述了武丘寺路的美景和繁榮。詩人通過描寫桃李花和蓮荷的盛開,以及花船上載滿美麗女子的場景,表達了自然環境的宜人和人們的歡樂。詩人借景抒發了對美好春天和寧靜生活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寫自然景色為主線,通過細膩的描繪和形象的比喻,展現了春天的美好和人間繁榮的景象。首先,詩人描述了武丘寺路的繁忙景象,水陸往來頻繁,生動地描繪了這條路的熱鬧與繁榮。接著,詩人運用銀勒牽驕馬和花船載麗人的意象,表達了人們的歡樂和享受美景的心情。最后兩句描繪了芰荷和桃李的繁盛,以及寺路沿湖堤的美景,表達了詩人對寧靜生活和春天永恒存在的向往。
整首詩詞以描寫春天和自然景色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繪和優美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美景和寧靜生活的向往。整體氛圍明朗,意境宜人,給人以愉悅和愜意的感覺。該詩詞也展示了白居易優美的詞章風格和對自然的敏感,是他作品中的一首佳作。
“自開山寺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ǔ qiū sì lù qù nián chóng kāi sì lù táo lǐ lián hé yuē zhǒng shù qiān zhū
武丘寺路(去年重開寺路桃李蓮荷約種數千株)
zì kāi shān sì lù, shuǐ lù wǎng lái pín.
自開山寺路,水陸往來頻。
yín lēi qiān jiāo mǎ, huā chuán zài lì rén.
銀勒牽驕馬,花船載麗人。
jì hé shēng yù biàn, táo lǐ zhǒng réng xīn.
芰荷生欲遍,桃李種仍新。
hǎo zhù hú dī shàng, zhǎng liú yī dào chūn.
好住湖堤上,長留一道春。
“自開山寺路”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