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將貯作丘中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攜將貯作丘中費”全詩
身兼妻子都三口,鶴與琴書共一船。
僮仆減來無冗食,資糧算外有馀錢。
攜將貯作丘中費,猶免饑寒得數年。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自喜》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喜》
天生我才少緣分,
家只有我和妻孺。
有琴有書與白鶴,
同船漂泊道途中。
減少仆從不浪費,
積蓄外出有一些。
帶著存款去丘壑,
免除饑寒幾年日。
中文譯文:
我自喜,天生給予我少許機緣,
家中只有我和妻子孩子。
有著琴和書,還有一只白色的鶴,
同乘一艘船,穿越在道途之中。
減少家中的仆從,不浪費財物,
節約積蓄,外出闖蕩帶上一些錢。
攜帶著存款,去丘中過日子,
免去了饑餓和寒冷,度過幾年時光。
詩意和賞析:
《自喜》這首詩以自喜之情來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當前生活狀況的滿足和欣慰之情。詩人提到自己的人生少有機緣,這里可以理解為他的才情未能得到充分的發揚和認可,但是他并不因此而感到沮喪或不滿,相反,他自喜于自己所擁有的家庭和物質條件。
詩中提到的“家徒”兩字,表現了詩人家庭的清貧,但是這并不妨礙他對家庭的喜愛和珍惜。他與妻子和孩子相伴,共同面對著人生的起伏和艱難,詩中的“琴和書”和“白鶴”折射出詩人對于藝術和自然的熱愛和追求。
詩中還析說了詩人的節儉和獨立意識。他減少了家中的仆從,節省開支,而且積蓄了一些錢財,以備外出時的需要。這種獨立和自給自足的生活態度,使他能夠在丘中過日子,避免了饑寒和苦難。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寫了詩人的生活狀態和情感。詩人通過自喜之情,表達出他對于現狀的接受和滿足,他并不因為少有緣分而苦惱,反而從自身家庭的溫馨和物質的充裕中找到了快樂和幸福。這種積極向上的情感使整首詩散發出一種明朗和寬慰的氛圍,令人賞心悅目。
“攜將貯作丘中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xǐ
自喜
zì xǐ tiān jiào wǒ shǎo yuán, jiā tú xíng jì liǎng piān piān.
自喜天教我少緣,家徒行計兩翩翩。
shēn jiān qī zǐ dōu sān kǒu,
身兼妻子都三口,
hè yǔ qín shū gòng yī chuán.
鶴與琴書共一船。
tóng pú jiǎn lái wú rǒng shí, zī liáng suàn wài yǒu yú qián.
僮仆減來無冗食,資糧算外有馀錢。
xié jiāng zhù zuò qiū zhōng fèi, yóu miǎn jī hán de shù nián.
攜將貯作丘中費,猶免饑寒得數年。
“攜將貯作丘中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