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花飛作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楊花飛作穗”全詩
楊花飛作穗,榆莢落成堆。
壯氣從中減,流年逐后催。
只應如過客,病去老迎來。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南院》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院荒涼無情緒,
經過春天卻未開。
楊花飛散如黃金,
榆莢堆積成山堆。
年歲漸長壯氣減,
時光如流年逐催。
我只是一位路過客,
病痛過去老年來。
中文譯文:
在南院中,一片荒涼寂寞,一片無望無情的景象。
盡管已過了春天,可是花園里的花卻未開放。
楊花像金子一樣飄散下來,
榆樹的果實堆積如山一般高。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的壯年氣概漸漸減弱,
時光如流水般不停催促。
我只是一個路過的行人,
病痛已經過去了,年紀卻在不斷上升。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于自己年老體衰的感嘆和無奈。詩首描繪的南院荒涼無望的景象,與作者心境的無助和無情不謀而合。春天已經過去,可是花園中的花卻未綻放,預示著作者年歲漸長,而壯氣漸漸減少。
詩中的楊花和榆莢則象征著歲月的流逝,越來越快,時間如同黃金般寶貴,但卻一去不復返。作者感嘆自己只是一個過客,病痛已過去,但老年卻不斷地迎面而來。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來表達作者的內心感受,表現出對光陰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思考和悲嘆。同時,詩中的寂寞和孤獨也啟發人們反思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光陰和生命的無常的感慨,以及對將逝去的青春和夢想的思念之情。
“楊花飛作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yuàn
南院
lín yuàn wú qíng xù, jīng chūn bù yī kāi.
林院無情緒,經春不一開。
yáng huā fēi zuò suì, yú jiá luò chéng duī.
楊花飛作穗,榆莢落成堆。
zhuàng qì cóng zhōng jiǎn, liú nián zhú hòu cuī.
壯氣從中減,流年逐后催。
zhǐ yīng rú guò kè, bìng qù lǎo yíng lái.
只應如過客,病去老迎來。
“楊花飛作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