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居稱君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高居稱君子”全詩
丞相棟梁久,使君桃李新。
凝情看麗句,駐步想清塵。
況是寒天客,樓空無主人。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華城西北雉堞最高崔相公首創樓臺錢左丞繼種…悵然成詠》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華城西北雉堞最高崔相公首創樓臺錢左丞繼種…悵然成詠》是白居易的一首唐代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華城的西北角,雉堞最高,崔相公首創了這座樓臺,錢左丞繼續修葺……心悵然間寫成這首詩。
詩意:
這首詩詞主要是描述了一座高樓臺,它位于華城的西北角,崔相公是首創者,而錢左丞是繼續修建者。詩人白居易在寒冷的天氣中來到這座樓臺,卻發現它空蕩無人,心生感慨,于是寫下了這首悵然成詠的詩。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座高樓臺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人事變遷的感慨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詩中的華城西北角的雉堞最高,象征著這座樓臺的雄偉壯觀。崔相公首創了這座樓臺,錢左丞繼續修建,顯示了這座樓臺的歷史淵源和重要性。
詩人白居易高居稱君子,自比瀟灑風流,四無鄰表示他獨行其事,不受拘束,獨立自主。丞相棟梁久和使君桃李新分別指崔相公和錢左丞的功績和才華,突顯了他們對樓臺的貢獻。
詩人凝情地觀賞這座樓臺,停下腳步思考清塵,表達了他對塵世的獨立思索和對清靜的向往。然而,詩人在這寒冷的天氣下來到樓臺,卻發現樓臺空蕩無人,沒有主人,心生悵然之感。
整首詩以樓臺為背景,通過對樓臺和其中人事變遷的描繪,反映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事易逝的深刻感慨。樓臺空無主人,象征著歲月更迭,人世無常。詩人的思考和感慨,使整首詩具有一種深沉和哀愁的情感。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樓臺和其中人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和感慨,展現了對清靜和獨立思索的向往。同時,通過對樓臺空無主人的描寫,表達了人世無常的主題。
“高居稱君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 chéng xī běi zhì dié zuì gāo cuī xiàng gōng shǒu chuàng lóu tái qián zuǒ chéng jì zhǒng chàng rán chéng yǒng
華城西北雉堞最高崔相公首創樓臺錢左丞繼種…悵然成詠
gāo jū chēng jūn zǐ, xiāo sǎ sì wú lín.
高居稱君子,瀟灑四無鄰。
chéng xiàng dòng liáng jiǔ, shǐ jūn táo lǐ xīn.
丞相棟梁久,使君桃李新。
níng qíng kàn lì jù, zhù bù xiǎng qīng chén.
凝情看麗句,駐步想清塵。
kuàng shì hán tiān kè, lóu kōng wú zhǔ rén.
況是寒天客,樓空無主人。
“高居稱君子”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