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曾騎馬詠紅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亦曾騎馬詠紅裙”全詩
琴詩酒伴皆拋我,雪月花時最憶君。
幾度聽雞歌白日,亦曾騎馬詠紅裙。
吳娘暮雨蕭蕭曲,自別江南更不聞。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寄殷協律(多敘江南舊游)》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殷協律(多敘江南舊游)》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所作,詩中描述了時光流逝的無常和對故友的懷念之情。
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五歲時,我和殷協律一同在江南游玩,
轉眼間,一切都消散得像浮云般。
琴聲、詩詞和酒宴的伴侶們都離我而去,
唯有在雪月花時才會特別想念你。
幾度聽雞唱報曉,幾次騎馬吟詠紅裙女子。
而吳娘的暮雨,也再無人可聞自我離開江南。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己和殷協律童年時一同在江南的樂趣,強調時光的迅速流逝以及珍貴友誼的逝去。詩人用琴聲、詩詞和酒宴的伴侶們都離他而去,只有在雪月花時才會特別想念殷協律,表達了對友誼的深切思念之情。詩人還描繪了小時候在江南的美麗景色,以及吳娘演唱《幽蘭操》時的情景,讓讀者產生對江南的遺憾和思念之情。
整首詩以“五歲”為開頭,突出一種時光流逝的感嘆和對逝去友誼的懷念。詩人運用典型的唐詩手法,如寫景、描寫心情以及詠史等,將復雜的情感表達得簡練而深刻。詩中的韻味和節奏流暢,表現出白居易獨特的優美之處。這首詩也展示了白居易對友情和自然美的細膩感受,以及對逝去時光的深思熟慮。
“亦曾騎馬詠紅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yīn xié lǜ duō xù jiāng nán jiù yóu
寄殷協律(多敘江南舊游)
wǔ suì yōu yóu tóng guò rì, yī zhāo xiāo sàn shì fú yún.
五歲優游同過日,一朝消散似浮云。
qín shī jiǔ bàn jiē pāo wǒ,
琴詩酒伴皆拋我,
xuě yuè huā shí zuì yì jūn.
雪月花時最憶君。
jǐ dù tīng jī gē bái rì, yì céng qí mǎ yǒng hóng qún.
幾度聽雞歌白日,亦曾騎馬詠紅裙。
wú niáng mù yǔ xiāo xiāo qū, zì bié jiāng nán gèng bù wén.
吳娘暮雨蕭蕭曲,自別江南更不聞。
“亦曾騎馬詠紅裙”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