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住舊林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好住舊林泉”全詩
漸知吾潦倒,深愧爾留連。
欲作棲云計,須營種黍錢。
更容求一郡,不得亦歸田。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答林泉》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林泉》
好住舊林泉,
回頭一悵然。
漸知吾潦倒,
深愧爾留連。
欲作棲云計,
須營種黍錢。
更容求一郡,
不得亦歸田。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作,表達了作者對過去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現實境況的無奈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喜歡居住在古老的林泉之間,
回首一看,心中涌上一股惆悵。
漸漸認識到我現在的貧困落魄,
深感慚愧,而你卻還留連其中。
我曾想過要過上隱居的生活,
但必須努力種植黍稷來維持生計。
更希望能夠擁有一片鄉郊,
卻無法實現,只能無奈地回到田園。
詩意和賞析:
《答林泉》這首詩反映了白居易對于過去寧靜、自由的生活的向往和對于現實境況的無奈之情。他回首過去,對于曾經的生活感到懷念和惆悵,認識到自己現在的貧困和落魄,深感慚愧,而朋友卻仍然留連其中,這使他倍感無奈。
在詩中,白居易表達了自己想要過上隱居生活的愿望,他想要放棄繁忙的社會生活,尋求寧靜和自由。然而,他也意識到實現這個愿望并非易事,需要通過努力種植黍稷(古代一種糧食作物)來維持生計。這里的“棲云計”指的是追求隱居生活的打算。
最后兩句詩中,白居易希望能夠擁有一片鄉郊,享受田園生活,但他卻無法實現這個愿望,只能無奈地回到現實的城市生活中。
整首詩抒發了白居易對于過去寧靜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展現了他對于現實困境的無奈和對于隱居生活不易的認識。詩中的情感真實且深沉,通過對比過去和現在的生活,展示了詩人內心的掙扎和對于人生選擇的思考。
“好住舊林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lín quán
答林泉
hǎo zhù jiù lín quán, huí tóu yī chàng rán.
好住舊林泉,回頭一悵然。
jiàn zhī wú liáo dǎo, shēn kuì ěr liú lián.
漸知吾潦倒,深愧爾留連。
yù zuò qī yún jì, xū yíng zhǒng shǔ qián.
欲作棲云計,須營種黍錢。
gèng róng qiú yī jùn, bù dé yì guī tián.
更容求一郡,不得亦歸田。
“好住舊林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