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靜資貧兩有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養靜資貧兩有馀”全詩
公事閑忙同少尹,料錢多少敵尚書。
只攜美酒為行伴,唯作新詩趁下車。
自有鐵牛無詠者,料君投刃必應虛。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送陜州王司馬建赴任(建,善詩者)》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陜州王司馬建赴任(建,善詩者)》
陜州司馬去何如,
養靜資貧兩有馀。
公事閑忙同少尹,
料錢多少敵尚書。
只攜美酒為行伴,
唯作新詩趁下車。
自有鐵牛無詠者,
料君投刃必應虛。
中文譯文:
陜州的王司馬建去往何方呢,
他靜養自己的精神,貧窮卻富足。
公務的繁忙與少尹相同,
預計所需的錢財與尚書相對。
只帶著美酒作為伴侶,
只在下車時寫作新的詩篇。
就算沒有人贊美鐵牛的詩人,
我相信你投入戰斗必定是空虛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寫給陜州王司馬建的送別詩,表達了對他的祝福和對他文學才華的贊賞。
首節描繪了司馬建離開陜州的場景,問題是去往何方。接著,詩人表達了對司馬建的贊美,他雖然貧窮,但通過養靜來滋養自己的精神,使自己心靈富足。
第二節描述了司馬建與其他官員的比較。盡管從事公務忙碌,但與其他高級官員相比,司馬建的職務較低,他預計所需的財富也較少。
接下來,詩人提到司馬建只帶著美酒作為同行的伴侶,同時在下車時才寫新的詩篇。這表明司馬建對詩歌有著獨特的熱愛和才華,他將詩歌視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表達方式。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司馬建的信任和贊賞。詩人說,就算沒有人贊美鐵牛(指沒有人贊美司馬建的詩歌才華),他相信司馬建在面對挑戰時會表現出空虛的回應,也就是說司馬建必定能夠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司馬建的深深祝福和對他文學才華的贊賞,同時也展現了唐代士人間的風貌和價值觀念。
“養靜資貧兩有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hǎn zhōu wáng sī mǎ jiàn fù rèn jiàn, shàn shī zhě
送陜州王司馬建赴任(建,善詩者)
shǎn zhōu sī mǎ qù hé rú, yǎng jìng zī pín liǎng yǒu yú.
陜州司馬去何如,養靜資貧兩有馀。
gōng shì xián máng tóng shǎo yǐn,
公事閑忙同少尹,
liào qián duō shǎo dí shàng shū.
料錢多少敵尚書。
zhǐ xié měi jiǔ wèi xíng bàn, wéi zuò xīn shī chèn xià chē.
只攜美酒為行伴,唯作新詩趁下車。
zì yǒu tiě niú wú yǒng zhě, liào jūn tóu rèn bì yìng xū.
自有鐵牛無詠者,料君投刃必應虛。
“養靜資貧兩有馀”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