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撥弦弦意不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撥撥弦弦意不同”全詩
誰能截得曹剛手,插向重蓮衣袖中。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聽曹剛琵琶兼示重蓮》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聽曹剛琵琶兼示重蓮》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撥撥弦弦意不同,
胡啼番語兩玲瓏。
誰能截得曹剛手,
插向重蓮衣袖中。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白居易聆聽曹剛彈奏琵琶時的感受,并通過描繪琵琶音樂的不同情感表達方式,以及琵琶手曹剛與聽琵琶的白居易之間的默契,表達了對琵琶音樂的贊美和對藝術的追求。
賞析:
首句“撥撥弦弦意不同”,通過反復撥弦的動作描繪了琵琶演奏時音樂的多變性,每一次弦音都傳達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這種表達方式體現了古琵琶演奏的技藝和韻味。
接下來的兩句“胡啼番語兩玲瓏”,描述了琵琶音樂中的胡人和番人的曲調,胡人音樂悲涼而深情,番人音樂輕快而婉轉,兩種音樂風格各具特色,玲瓏動人。
最后兩句“誰能截得曹剛手,插向重蓮衣袖中”,表達了詩人對曹剛琵琶技藝的贊嘆和崇拜之情。詩人希望能夠將曹剛的琵琶技巧截取下來,插入到自己的內心深處,與自己的情感相融合。
整首詩以琵琶音樂為主題,通過對音樂的描繪和贊美,表達了詩人對藝術的熱愛和追求。詩人通過琵琶音樂的表現力和情感傳遞,表達了自己對美的追求和對琵琶藝術的敬意。詩中的重蓮衣袖也是一種象征,代表了高雅的文人氣質和情感世界的寬廣。整首詩以琵琶音樂為媒介,將詩人的情感與音樂相結合,通過藝術的表達方式展現了詩人豐富的內心世界和對美的追求。
“撥撥弦弦意不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īng cáo gāng pí pá jiān shì zhòng lián
聽曹剛琵琶兼示重蓮
bō bō xián xián yì bù tóng, hú tí fān yǔ liǎng líng lóng.
撥撥弦弦意不同,胡啼番語兩玲瓏。
shuí néng jié dé cáo gāng shǒu, chā xiàng zhòng lián yī xiù zhōng.
誰能截得曹剛手,插向重蓮衣袖中。
“撥撥弦弦意不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