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月無堆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熱月無堆案”全詩
熱月無堆案,寒天不趁朝。
傍看應寂寞,自覺甚逍遙。
徒對盈尊酒,兼無愁可銷。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自題》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老宜官冷靜,
貧賴俸優饒。
熱月無堆案,
寒天不趁朝。
傍看應寂寞,
自覺甚逍遙。
徒對盈尊酒,
兼無愁可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白居易的心境和生活態度。詩人在詩中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反映了官場的冷漠和貧困的現實。他表示自己年老了,宜官位也冷淡了,但他并不介意,因為他的貧窮得到了微薄的俸祿的供養,勉強維持生活。他在炎熱的夏夜中沒有準備案頭的文書,也不在寒冷的早晨趕早朝,沒有官場的繁雜,沒有世俗的束縛。他從旁邊觀察,應該感到寂寞,但是他自覺地感到自在逍遙。他只是對著滿滿的酒杯自娛自樂,而且沒有任何煩惱可以解除。
這首詩詞抒發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淡漠態度,他認為官職已經不再重要,貧窮并不妨礙他過上自在逍遙的生活。他通過對比官職的虛榮和物質的貧困,表達了追求內心自由和心靈富足的主張。詩人以一種豁達的心態面對現實,宣揚了追求內心自由和快樂的生活哲學。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官職和物質的淡泊態度,強調了內心的自由和快樂的重要性。通過自娛自樂的方式,詩人傳達了對世俗煩惱的超脫和對自在逍遙生活的追求。這首詩詞展示了白居易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人生的獨到見解,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熱月無堆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tí
自題
lǎo yí guān lěng jìng, pín lài fèng yōu ráo.
老宜官冷靜,貧賴俸優饒。
rè yuè wú duī àn, hán tiān bù chèn cháo.
熱月無堆案,寒天不趁朝。
bàng kàn yīng jì mò, zì jué shén xiāo yáo.
傍看應寂寞,自覺甚逍遙。
tú duì yíng zūn jiǔ, jiān wú chóu kě xiāo.
徒對盈尊酒,兼無愁可銷。
“熱月無堆案”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