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槿無風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暝槿無風落”全詩
誦經憑檻立,散藥繞廊行。
暝槿無風落,秋蟲欲雨鳴。
身閑當將息,病亦有心情。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偶詠》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偶詠》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病中的情景,表達了他對健康和寧靜生活的向往。
譯文:
穿戴著清涼的蕉葉衣裳,
拄著輕巧的竹杖前行。
靠在窗前讀經典,
繞過廊道散步行。
暮色中薔薇花瓣無風自落,
秋蟲將要在雨中鳴叫。
身體疲憊時,應該放松休息,
即使生病也要保持心情愉快。
《偶詠》描繪了白居易的生活場景,他身穿清涼的蕉葉衣裳,拄著輕盈的竹杖,平靜地度過病中的日子。他站在窗前誦讀經書,或繞廊散步,享受寧靜和平靜的環境。在暮色中,他能看到薔薇花瓣無風自落,感受到秋蟲即將在雨中鳴叫,這一切讓他感到身心愉悅。
詩中通過描繪細微的自然景物和作者自己的狀態傳達了詩人對寧靜健康生活的向往。盡管身體不適,但作者仍然選擇保持積極的心態,盡可能地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時刻。這首詩表達了白居易對健康和寧靜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對生活的熱愛和樂觀的態度。詩意深遠,給人以安慰和啟示。
這首詩意境優美,描繪了作者在病中依然保持心境寧靜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平靜和健康生活的渴望,并鼓勵讀者在逆境中保持樂觀的心態。這首詩反映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致力于保持內心的平靜和歡樂。
“暝槿無風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ǒu yǒng
偶詠
yù rè jiāo yī jiàn, fú léi zhú zhàng qīng.
御熱蕉衣健,扶羸竹杖輕。
sòng jīng píng kǎn lì, sàn yào rào láng xíng.
誦經憑檻立,散藥繞廊行。
míng jǐn wú fēng luò, qiū chóng yù yǔ míng.
暝槿無風落,秋蟲欲雨鳴。
shēn xián dāng jiāng xī, bìng yì yǒu xīn qíng.
身閑當將息,病亦有心情。
“暝槿無風落”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