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翰一杯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張翰一杯酒”全詩
聰明傷混沌,煩惱污頭陀。
簟冷秋生早,階閑日上多。
近來門更靜,無雀可張羅。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偶作》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偶作》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張翰一杯酒,
榮期三樂歌。
聰明傷混沌,
煩惱污頭陀。
簟冷秋生早,
階閑日上多。
近來門更靜,
無雀可張羅。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在閑暇之時的心情和思考。詩中提到了張翰,可能是指當時的一位朋友或者同事。作者與張翰共飲一杯酒,享受著歡樂的時光。然而,作者在這種聰明和歡樂的境界中感受到一種混沌和困擾,仿佛有一種煩惱像頭陀(指行乞的僧人)一樣污染了心靈。
詩中還描繪了秋天的景象,簟(席子)已經變得冷冽,而秋天的日子早早地開始了。階上空閑,意味著平靜無事,而日子似乎越過了階梯,過得比平日更快。近來,作者的門更加靜謐,沒有鳥雀飛進來,也沒有煩瑣的事情需要操心了。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作者的心境和周圍的景象,展示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思考。作者在歡樂和聰明中感受到一種混沌和困擾,這種對于人生和境遇的煩惱讓他感到心靈的污染,仿佛無法完全享受當下的快樂。這種煩惱和困擾在秋天的景象中得到了進一步的映襯,冷冽的席子和過早的秋天暗示著時間的流逝和無常的變化。
然而,在這種煩惱和無常中,作者的周圍卻變得更加寧靜,門前無人來往,沒有煩瑣的事情干擾。這或許是作者在自省和思考之后,達到了一種內心的安寧和超脫。這首詩透過對煩惱和歡樂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和境遇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對于內心寧靜的追求。
“張翰一杯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ǒu zuò
偶作
zhāng hàn yī bēi jiǔ, róng qī sān yuè gē.
張翰一杯酒,榮期三樂歌。
cōng míng shāng hùn dùn, fán nǎo wū tóu tuó.
聰明傷混沌,煩惱污頭陀。
diàn lěng qiū shēng zǎo, jiē xián rì shàng duō.
簟冷秋生早,階閑日上多。
jìn lái mén gèng jìng, wú què kě zhāng luó.
近來門更靜,無雀可張羅。
“張翰一杯酒”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