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鬢發二分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分鬢發二分絲”全詩
去作忙官應太老,退為閑叟未全遲。
靜中得味何須道,穩處安身更莫疑。
若使至今黃綺在,聞吾此語亦分司。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對鏡》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三分鬢發二分絲,
曉鏡秋容相對時。
去作忙官應太老,
退為閑叟未全遲。
靜中得味何須道,
穩處安身更莫疑。
若使至今黃綺在,
聞吾此語亦分司。
詩詞中文譯文:
三分白發兩分絲,
早上對著鏡子看秋容。
辭去忙碌的官職應該太晚了,
退而甘心做個閑散的老人還不算晚。
在寧靜中體味人生何須解釋,
在安穩中安身更無需懷疑。
如果黃綺(唐代的美女)還活在現世,
聽了我這番話可能也會分配任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一個忙碌的官員決定放棄官職追求寧靜閑散生活的心境。詩人通過對自己的形象和容顏的描繪,表達了時光的流逝和自己年老的感慨,秋天的早晨,面對鏡子,白發增多,正對照著歲月的改變。他認為自己已經到了該辭去忙碌的官職,享受安穩和寧靜的年紀,退隱山林做個閑散的老人。他告誡自己,人生的樂趣不必追問別人解釋,只要在寧靜中深思熟慮,穩定地生活就無需疑慮。最后,他暗示如果當年他與美女黃綺相遇,對方也會認同他的選擇。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的思考和對寧靜幸福退隱生活的向往。
“三分鬢發二分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uì jìng
對鏡
sān fēn bìn fà èr fēn sī, xiǎo jìng qiū róng xiāng duì shí.
三分鬢發二分絲,曉鏡秋容相對時。
qù zuò máng guān yīng tài lǎo,
去作忙官應太老,
tuì wèi xián sǒu wèi quán chí.
退為閑叟未全遲。
jìng zhōng de wèi hé xū dào, wěn chù ān shēn gèng mò yí.
靜中得味何須道,穩處安身更莫疑。
ruò shǐ zhì jīn huáng qǐ zài, wén wú cǐ yǔ yì fēn sī.
若使至今黃綺在,聞吾此語亦分司。
“三分鬢發二分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