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看科松洗竹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閑看科松洗竹林”全詩
正如身后有何事,應向人間無所求。
靜念道經深閉目,閑迎禪客小低頭。
猶殘少許云泉興,一歲龍門數度游。
晴教曬藥泥茶灶,閑看科松洗竹林。
活計縱貧長凈潔,池亭雖小頗幽深。
廚香炊黍調和酒,窗暖安弦拂拭琴。
老去生涯只如此,更無馀事可勞心。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偶吟二首》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偶吟二首》。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眼下有衣兼有食,心中無喜亦無憂。
正如身后有何事,應向人間無所求。
靜念道經深閉目,閑迎禪客小低頭。
猶殘少許云泉興,一歲龍門數度游。
晴教曬藥泥茶灶,閑看科松洗竹林。
活計縱貧長凈潔,池亭雖小頗幽深。
廚香炊黍調和酒,窗暖安弦拂拭琴。
老去生涯只如此,更無馀事可勞心。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白居易的生活狀態和心境。他說自己現在衣食無憂,心中既沒有喜悅也沒有憂愁。就像身后沒有任何事情一樣,他對世間的追求也沒有了。他靜靜地閱讀經書,閉上眼睛,也悠閑地迎接禪客,輕輕低頭。即便他的生命已經進入晚年,依然保留著一些云泉的興致,每年都要數度游龍門。晴天時,他曬藥、揉茶、燒灶,閑暇時,他觀賞科松,洗滌竹林。他的生活雖然簡樸,但非常寧靜深遠。他在廚房里聞到飯菜的香味,品嘗熟黍和調和酒,窗戶邊溫暖的陽光照耀,他安心地拂拭著琴弦。他的晚年生活就是這樣,再也沒有其他事情需要勞心勞力。
賞析:
這首詩詞展示了白居易晚年的寧靜與滿足。他以簡潔而質樸的語言描述了自己的生活狀態和內心感受。詩中透露出一種淡泊名利、超凡脫俗的心態。作者以平和的心情面對生活,不再追求名利和物質上的享受,而是注重內心的寧靜和修養。他通過靜心閱讀經書、迎接禪客,以及與自然相處,體驗生活的美好。詩中所描繪的景物和細節也表現出一種閑適和寧靜的生活氛圍。整首詩以一種淡雅的筆調和節奏舒緩的語言展現了作者晚年的生活態度,給人以寧靜、安詳的感覺,傳達了對人生的深思和超脫。這種心境與現代社會的喧囂和浮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令人產生共鳴和思考。
“閑看科松洗竹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ǒu yín èr shǒu
偶吟二首
yǎn xià yǒu yī jiān yǒu shí, xīn zhōng wú xǐ yì wú yōu.
眼下有衣兼有食,心中無喜亦無憂。
zhèng rú shēn hòu yǒu hé shì,
正如身后有何事,
yīng xiàng rén jiān wú suǒ qiú.
應向人間無所求。
jìng niàn dào jīng shēn bì mù, xián yíng chán kè xiǎo dī tóu.
靜念道經深閉目,閑迎禪客小低頭。
yóu cán shǎo xǔ yún quán xìng, yī suì lóng mén shù dù yóu.
猶殘少許云泉興,一歲龍門數度游。
qíng jiào shài yào ní chá zào, xián kàn kē sōng xǐ zhú lín.
晴教曬藥泥茶灶,閑看科松洗竹林。
huó jì zòng pín zhǎng jìng jié,
活計縱貧長凈潔,
chí tíng suī xiǎo pō yōu shēn.
池亭雖小頗幽深。
chú xiāng chuī shǔ tiáo hé jiǔ, chuāng nuǎn ān xián fú shì qín.
廚香炊黍調和酒,窗暖安弦拂拭琴。
lǎo qù shēng yá zhī rú cǐ, gèng wú yú shì kě láo xīn.
老去生涯只如此,更無馀事可勞心。
“閑看科松洗竹林”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