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顏氣力漸衰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年顏氣力漸衰殘”全詩
頂上將探小有洞,喉中須咽大還丹。
河車九轉宜精煉,火候三年在好看。
他日藥成分一粒,與君先去掃天壇。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天壇峰下贈杜錄事》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天壇峰下贈杜錄事》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詩人在這首詩中送給名叫杜錄事的朋友,表達了世事無常,人生漸老的情感。
詩中描繪了詩人年老時的衰弱之態,他的氣力已經漸漸消退。詩人希望攀登王屋中峰,但卻發現上升變得困難。然而,他在峰頂上發現了一個洞,他將探索這個洞,希望能找到一顆靈丹妙藥以重振自己的身體。
詩人對自己的體力有所期望,他相信通過精練,他的體力能得到改善。他說靈丹需要經過九次轉化,才會達到最好的狀態;火候需要三年的時間來煉制,才會得到美好的效果。當藥丸制成后,詩人將與朋友一同前去掃地清理天壇。
這首詩通過以天壇峰喻人的衰老,表達了詩人對年齡增長的感慨。通過藥丸的比喻,詩人展示了對自身身體恢復的期望。詩人與朋友一同前往天壇,除了表達對天地神明的崇敬,也希望借此給自己帶來好運,延續健康的生命。整篇詩意憂郁而堅定,展示了詩人對生命的珍視和對美好的追求。
“年顏氣力漸衰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iān tán fēng xià zèng dù lù shì
天壇峰下贈杜錄事
nián yán qì lì jiàn shuāi cán, wáng wū zhōng fēng yù shàng nán.
年顏氣力漸衰殘,王屋中峰欲上難。
dǐng shàng jiàng tàn xiǎo yǒu dòng,
頂上將探小有洞,
hóu zhōng xū yàn dà huán dān.
喉中須咽大還丹。
hé chē jiǔ zhuàn yí jīng liàn, huǒ hòu sān nián zài hǎo kàn.
河車九轉宜精煉,火候三年在好看。
tā rì yào chéng fèn yī lì, yǔ jūn xiān qù sǎo tiān tán.
他日藥成分一粒,與君先去掃天壇。
“年顏氣力漸衰殘”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