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別都經二十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別都經二十年”全詩
且喜筋骸俱健在,勿嫌須鬢各皤然。
君歸北闕朝天帝,我住東京作地仙。
博望自來非棄置,承明重入莫拘牽。
醉收杯杓停燈語,寒展衾裯對枕眠。
猶被分司官系絆,送君不得過甘泉。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酬別微之(臨都驛醉后作)》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酬別微之(臨都驛醉后作)》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灃頭峽口錢唐岸,
三別都經二十年。
且喜筋骸俱健在,
勿嫌須鬢各皤然。
君歸北闕朝天帝,
我住東京作地仙。
博望自來非棄置,
承明重入莫拘牽。
醉收杯杓停燈語,
寒展衾裯對枕眠。
猶被分司官系絆,
送君不得過甘泉。
詩意:
這首詩是白居易寫給名叫微之的人的回復。詩人表達了對微之離別的思念和對自己的生活狀態的反思。詩中提到了二十年來的三次分別,說明了離別的漫長時間。然而,詩人并不感慨時間的流逝,而是欣喜地說自己的身體仍然健康,不要嫌棄自己的胡須和鬢發已經變白。詩人和微之分別后,微之回到了京城(北闕朝天帝),而詩人自己則留在東京,過著隱居的生活(作地仙)。詩人坦然地表示,他并不是被拋棄或遺忘的,因為他的才華和聲名依然存在,不會受到束縛。詩人在酒醉后停止了飲酒,燈火已滅,他躺在床上,展開被子,面對著枕頭入眠。然而,他依然感覺被官方的職務和責任所束縛,無法隨心所欲地送別微之,不能超越人世過上美好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通過表達詩人對離別的思念和自己隱居生活的態度,展現了白居易獨特的情感和生活觀。詩人雖然面對離別,但并沒有過多地表現傷感和痛苦,而是以一種豁達和樂觀的態度面對現實。他欣慰地說自己身體健康,不受歲月的摧殘,同時也希望微之不要嫌棄他的外貌已有些老態。詩人對微之的離去并不感到失落,他更注重強調自己的存在和價值。他認為自己的才華和聲名無需被束縛,可以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然而,詩人也透露出一絲無奈,他感到自己被官方職務所束縛,無法擺脫它們的牽絆,無法徹底超脫紛擾。整首詩以平淡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理解和對離別的淡然態度,展現了白居易獨特的個性和豁達的心態。
“三別都經二十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bié wēi zhī lín dōu yì zuì hòu zuò
酬別微之(臨都驛醉后作)
fēng tóu xiá kǒu qián táng àn, sān bié dōu jīng èr shí nián.
灃頭峽口錢唐岸,三別都經二十年。
qiě xǐ jīn hái jù jiàn zài,
且喜筋骸俱健在,
wù xián xū bìn gè pó rán.
勿嫌須鬢各皤然。
jūn guī běi quē cháo tiān dì, wǒ zhù dōng jīng zuò dì xiān.
君歸北闕朝天帝,我住東京作地仙。
bó wàng zì lái fēi qì zhì, chéng míng zhòng rù mò jū qiān.
博望自來非棄置,承明重入莫拘牽。
zuì shōu bēi biāo tíng dēng yǔ,
醉收杯杓停燈語,
hán zhǎn qīn chóu duì zhěn mián.
寒展衾裯對枕眠。
yóu bèi fēn sī guān xì bàn, sòng jūn bù dé guò gān quán.
猶被分司官系絆,送君不得過甘泉。
“三別都經二十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