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子雖多不羨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八子雖多不羨鴉”全詩
陰德自然宜有慶,皇天可得道無知。
一園水竹今為主,百卷文章更付誰。
莫慮鹓雛無浴處,即應重入鳳凰池。
五十八翁方有后,靜思堪喜亦堪嗟。
一珠甚小還慚蚌,八子雖多不羨鴉。
秋月晚生丹桂實,春風新長紫蘭芽。
持杯祝愿無他語,慎勿頑愚似汝爺。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予與微之老而無子發于言嘆著在詩篇今年冬各有一子…嘲》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予與微之老而無子發于言嘆著在詩篇今年冬各有一子…嘲》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和微之年老卻沒有子嗣,因此發出嘆息之聲并寫在詩篇中。今年冬天我們各自有了一個兒子... 嘲笑。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白居易對于自己年老無子的憂慮,以及對于新生命的喜悅和對命運的嘲笑。他認為陰德(善行的因果報應)應該會得到慶祝,但皇天(天命)卻并不了解這一切。詩人把自己與微之進行對比,表明自己的不幸與微之的幸福。詩人對于自己的作品和才華的歸屬也產生了疑慮,他不知道自己的文章會由誰來繼承。最后,詩人以自己的心境警示他人,不要像他一樣愚昧頑固。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比和嘲笑的手法,反映了白居易內心的矛盾和對命運的思考。他的憂慮和無奈在詩中得到了抒發,同時他也意識到自己的才華和作品可能會被遺忘。詩中的水竹和文章象征著他的藝術成就,而鹓雛和八子則象征著子嗣。白居易以生動的形象和細膩的語言描繪了秋月、丹桂、紫蘭芽等景物,展示了生命的繼續和新生命的希望。最后,他以自己的經歷和教訓,告誡讀者要慎重思考,不要陷入頑固和愚昧的狀態。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充滿了對命運和人生的思考和矛盾情感的表達,展示了白居易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對人生的深刻洞察。
“八子雖多不羨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yǔ wēi zhī lǎo ér wú zi fā yú yán tàn zhe zài shī piān jīn nián dōng gè yǒu yī zi cháo
予與微之老而無子發于言嘆著在詩篇今年冬各有一子…嘲
cháng yōu dào lǎo dōu wú zi, hé kuàng xīn shēng yòu shì ér.
常憂到老都無子,何況新生又是兒。
yīn dé zì rán yí yǒu qìng,
陰德自然宜有慶,
huáng tiān kě dé dào wú zhī.
皇天可得道無知。
yī yuán shuǐ zhú jīn wéi zhǔ, bǎi juǎn wén zhāng gèng fù shuí.
一園水竹今為主,百卷文章更付誰。
mò lǜ yuān chú wú yù chù, jí yīng zhòng rù fèng huáng chí.
莫慮鹓雛無浴處,即應重入鳳凰池。
wǔ shí bā wēng fāng yǒu hòu, jìng sī kān xǐ yì kān jiē.
五十八翁方有后,靜思堪喜亦堪嗟。
yī zhū shén xiǎo hái cán bàng,
一珠甚小還慚蚌,
bā zǐ suī duō bù xiàn yā.
八子雖多不羨鴉。
qiū yuè wǎn shēng dān guì shí, chūn fēng xīn zhǎng zǐ lán yá.
秋月晚生丹桂實,春風新長紫蘭芽。
chí bēi zhù yuàn wú tā yǔ, shèn wù wán yú shì rǔ yé.
持杯祝愿無他語,慎勿頑愚似汝爺。
“八子雖多不羨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