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銷煩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以銷煩暑”全詩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銷暑》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銷暑》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何以銷煩暑,
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
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
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得,
難更與人同。
中文譯文:
如何能夠消除煩躁的暑氣,
我獨自端坐在院子里。
眼前沒有什么娛樂的東西,
只有窗外吹來清風。
炎熱被心靜所驅散,
涼爽被空室所生。
此刻我自得其樂,
難以與他人相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炎熱夏日中的寧靜場景,表達了作者對清涼與寧靜的向往和追求。
首先,詩中的"銷煩暑"表達了作者希望消除炎熱夏季的煩躁和不適,渴望一種涼爽的感覺。他選擇獨自端坐在院子里,遠離喧囂和熱鬧,純粹地享受寧靜的時刻。
其次,詩中通過對環境的描繪,展現了一種清幽宜人的景象。眼前沒有過多的物品,只有窗外吹來的清風,這種簡樸的環境給人以寧靜和舒適的感覺。窗外的清風帶來了涼爽,讓人感受到舒適和寬慰。
最后,詩中表達了作者的心境和享受獨處的喜悅。作者在這樣的環境中,心情得以安靜下來,炎熱的氣息被心靜所驅散,涼爽的感覺填充了空蕩的房間。此時,作者感到自身心境得到滿足,難以與他人分享這種獨特的寧靜與喜悅。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渴望清涼與寧靜的夏日景象,通過對環境與心境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獨處與內心平靜的追求和享受。詩中融入了自然與人的和諧,展示了唐代詩人白居易細膩而深邃的情感表達能力。
“何以銷煩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o shǔ
銷暑
hé yǐ xiāo fán shǔ, duān jū yī yuàn zhōng.
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
yǎn qián wú cháng wù, chuāng xià yǒu qīng fēng.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rè sàn yóu xīn jìng, liáng shēng wèi shì kōng.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cǐ shí shēn zì dé, nán gèng yú rén tóng.
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何以銷煩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