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裘烏帽白髭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褐裘烏帽白髭須”全詩
早衰饒病多蔬食,筋力消磨合有無。
不準擬身年六十,上山仍未要人扶。
憶昔謫居炎瘴地,巴猿引哭虎隨行。
多于賈誼長沙苦,小校潘安白發生。
不準擬身年六十,游春猶自有心情。
主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不準擬二首》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不準擬二首》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籃輿騰騰一老夫,
褐裘烏帽白髭須。
早衰饒病多蔬食,
筋力消磨合有無。
不準擬身年六十,
上山仍未要人扶。
憶昔謫居炎瘴地,
巴猿引哭虎隨行。
多于賈誼長沙苦,
小校潘安白發生。
不準擬身年六十,
游春猶自有心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籃輿騰騰一位老人,
穿著褐色的皮袍,戴著黑色的帽子,白色的胡須。
早年衰老,病痛纏身,多以蔬菜為食,
體力消磨,合而無力。
不準備抱怨自己已經六十歲,
爬山仍然不需要別人扶持。
回憶起以前被貶謫居住在炎熱和瘴氣的地方,
猿猴哭泣,老虎隨行。
比起賈誼在長沙的困苦,
小輩子潘安也已白發蒼蒼。
不準備抱怨自己已經六十歲,
依然能夠愉快地游玩春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一個六十歲的老人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心境的抒發。
詩中的老人籃輿騰騰,形象鮮明。他穿著樸素的褐裘,戴著烏黑的帽子,胡須已經變白。他年紀雖大,但早年衰老,身體狀況不佳,多吃素食以保健康,體力也逐漸消耗。
然而,盡管他已經六十歲了,他仍然能夠獨自上山,不需要別人的扶持。這表明他身體雖然衰老,但仍然保持著堅強的意志和自立的精神。
詩人回憶起自己曾經被貶謫居住在炎熱和瘴氣的地方,與猿猴一起哭泣,老虎隨行。這些經歷使他對人生的艱辛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時也增強了他的堅韌和勇氣。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的積極態度。他提到了賈誼和潘安,兩位歷史上的人物,他們都經歷了困苦和歲月的流轉,但在六十歲時,作者依然保持著對春天的喜愛和探索的心情。
整首詩以老人的形象為中心,通過對他的描繪和回憶,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的感悟和積極的生活態度。無論歲月如何流轉,作者仍然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這種積極向上的精神,給予讀者一種鼓舞和啟示,讓人們在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時能夠堅持積極向前,保持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和探索的心情。
“褐裘烏帽白髭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ù zhǔn nǐ èr shǒu
不準擬二首
lán yú téng téng yī lǎo fū, hè qiú wū mào bái zī xū.
籃輿騰騰一老夫,褐裘烏帽白髭須。
zǎo shuāi ráo bìng duō shū shí,
早衰饒病多蔬食,
jīn lì xiāo mó hé yǒu wú.
筋力消磨合有無。
bù zhǔn nǐ shēn nián liù shí, shàng shān réng wèi yào rén fú.
不準擬身年六十,上山仍未要人扶。
yì xī zhé jū yán zhàng dì, bā yuán yǐn kū hǔ suí háng.
憶昔謫居炎瘴地,巴猿引哭虎隨行。
duō yú jiǎ yì cháng shā kǔ,
多于賈誼長沙苦,
xiǎo xiào pān ān bái fà shēng.
小校潘安白發生。
bù zhǔn nǐ shēn nián liù shí, yóu chūn yóu zì yǒu xīn qíng.
不準擬身年六十,游春猶自有心情。
zhǔ
主
“褐裘烏帽白髭須”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