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因入府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因入府門”全詩
磨鉛教切玉,驅鶴遣乘軒。
只合居巖窟,何因入府門。
年終若無替,轉恐負君恩。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歲暮言懷》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歲暮言懷》是白居易的一首詩,詩意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境遇的憤怒和無奈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歲暮言懷
職與才相背,心將口自言。
磨鉛教切玉,驅鶴遣乘軒。
只合居巖窟,何因入府門。
年終若無替,轉恐負君恩。
詩中,作者表達了自己才華橫溢卻不能得到應有的職業機會,只能在家中默默忍受命運的嘲弄和打擊。他比喻自己是一塊被磨鉛的玉石,遙遙無期地等待著被雕琢成美玉的那一天。他感到自己的才情應該得到更好的發揮和應用,但命運卻將他束縛在了山洞之中。他對于自己沒有機會進入府門任職感到苦惱和無奈,心生憂慮,怕自己的努力和才能會被埋沒。他擔心到了年底,如果沒有機會改變現狀,會對君恩產生負面影響,表達了對命運的抱怨和對未來的擔憂。
這首詩詞具有強烈的個人情感,抒發了作者內心的不滿和憂郁。通過對自己命運的描寫,表達了對被辜負的才華和機遇的悲憤。整首詩簡潔有力,押韻工整,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愿望,對于理解白居易身處官場壓力下的心境和對于成就的渴望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何因入府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uì mù yán huái
歲暮言懷
zhí yǔ cái xiāng bèi, xīn jiāng kǒu zì yán.
職與才相背,心將口自言。
mó qiān jiào qiè yù, qū hè qiǎn chéng xuān.
磨鉛教切玉,驅鶴遣乘軒。
zhǐ hé jū yán kū, hé yīn rù fǔ mén.
只合居巖窟,何因入府門。
nián zhōng ruò wú tì, zhuǎn kǒng fù jūn ēn.
年終若無替,轉恐負君恩。
“何因入府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