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須同色復如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須同色復如何”全詩
紫綬相輝應不惡,白須同色復如何。
悠揚短景凋年急,牢落衰情感事多。
猶賴洛中饒醉客,時時bZ我喚笙歌。
分類: 敘事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雪后早過天津橋偶呈諸客》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雪后早過天津橋偶呈諸客
官橋晴雪曉峨峨,老尹行吟獨一過。
紫綬相輝應不惡,白須同色復如何。
悠揚短景凋年急,牢落衰情感事多。
猶賴洛中饒醉客,時時bZ我喚笙歌。
中文譯文:
雪后清晨天津橋上,老尹獨自走過。
官服上的紫色綬帶也沒什么特別之處,就像白須一樣尋常。
歲月匆匆,悲傷和煩惱逐漸增多。
在洛陽,有很多喜歡痛飲的醉客,他們時時刻刻把我叫來吹笙唱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雪后的天津橋以及作者自己的感受來表達一種豁達的態度。其實,雪景只是一個背景,真正的主題是作者自己對年歲的感慨以及對人生經歷的理解和思考。
作者通過描述天津橋上的情景,展示了一種寧靜和平和。他說:“官橋晴雪曉峨峨”,橋上沒有人,只有一片雪景。這種寧靜的景象給作者帶來了一種寬慰和從容。
在描述自己時,作者用紫綬和白須來比喻自己,表示自己在官場中并沒有特別之處,如同其他人一樣平凡。這種自我批判和自嘲的態度表現了作者對權力和名利的淡漠。
而后面的幾句,則表現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衰老的感慨。他說:“悠揚短景凋年急,牢落衰情感事多”,表示時間過得很快,年歲已經不在,陷入了一種衰落和無奈的情緒中。
最后兩句則通過提到洛陽的醉客,表達了作者對醉酒縱歡的向往和對逍遙自在的渴望。他說:“猶賴洛中饒醉客,時時bZ我喚笙歌”,表明作者需要喧鬧和狂歡來轉移自己內心的苦悶和憂慮。
整首詩雖然篇幅不長,卻展現了作者對生活和人生的洞見和思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摹和對自身境遇的反思,作者展示了一種豁達和淡定的態度,表達了對人生苦難和無奈的理解和接受。
“白須同色復如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uě hòu zǎo guò tiān jīn qiáo ǒu chéng zhū kè
雪后早過天津橋偶呈諸客
guān qiáo qíng xuě xiǎo é é, lǎo yǐn xíng yín dú yī guò.
官橋晴雪曉峨峨,老尹行吟獨一過。
zǐ shòu xiāng huī yīng bù è,
紫綬相輝應不惡,
bái xū tóng sè fù rú hé.
白須同色復如何。
yōu yáng duǎn jǐng diāo nián jí, láo luò shuāi qíng gǎn shì duō.
悠揚短景凋年急,牢落衰情感事多。
yóu lài luò zhōng ráo zuì kè, shí shí bZ wǒ huàn shēng gē.
猶賴洛中饒醉客,時時bZ我喚笙歌。
“白須同色復如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