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暗燈微欲曙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月暗燈微欲曙天”全詩
轉枕頻伸書帳下,披裘箕踞火爐前。
老眠早覺常殘夜,病力先衰不待年。
五欲已銷諸念息,世間無境可勾牽。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睡覺》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睡覺》
星河耿耿漏綿綿,
月暗燈微欲曙天。
轉枕頻伸書帳下,
披裘箕踞火爐前。
老眠早覺常殘夜,
病力先衰不待年。
五欲已銷諸念息,
世間無境可勾牽。
【中文譯文】
星河耿耿,綿綿的漏聲響起,
月色暗淡,燈光微弱即將曙光初現。
翻轉枕頭,頻頻伸展身體在書帳下,
身披裘毯,蹲坐在火爐前。
年老的夜晚,睡眠常被打斷,
虛弱的身體無法等待年華。
五欲已消耗,煩惱全部消退,
世間沒有一點境界能牽掛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晚年的睡眠狀態,以及他在晚年對物質欲望的消釋和對世俗的割舍。詩人通過幾個細節描繪自己在睡眠中的身體動作,在燈光微弱、天空快要亮時才醒來,體現了他老年人對睡眠需求的變化和夜晚睡眠質量的下降。
詩人提到自己老了,體力衰退,但并不是等到年紀大了才感到身體不好,而是病力先衰。這暗示著詩人不僅年老,還身患疾病,使得他的睡眠質量更差。
接著,詩人列舉了五欲已銷,諸念已息。這表示詩人在晚年對物質欲望和紛繁世事已經沒有牽掛,割舍了世俗的擾攘。這可能是因為詩人意識到生命即將結束,對物質世界的追求已經失去了意義,他對世間的境界不再有訴求。
整首詩顯得平靜淡然,并沒有特別的情感抒發,但通過描繪晚年的睡眠狀態和對物質世界的割舍,展示了詩人晚年的生活狀態和對人生的思考。
“月暗燈微欲曙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ì jiào
睡覺
xīng hé gěng gěng lòu mián mián, yuè àn dēng wēi yù shǔ tiān.
星河耿耿漏綿綿,月暗燈微欲曙天。
zhuǎn zhěn pín shēn shū zhàng xià,
轉枕頻伸書帳下,
pī qiú jī jù huǒ lú qián.
披裘箕踞火爐前。
lǎo mián zǎo jué cháng cán yè, bìng lì xiān shuāi bù dài nián.
老眠早覺常殘夜,病力先衰不待年。
wǔ yù yǐ xiāo zhū niàn xī, shì jiān wú jìng kě gōu qiān.
五欲已銷諸念息,世間無境可勾牽。
“月暗燈微欲曙天”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