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友得從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賓友得從容”全詩
伊予再塵忝,內愧非才哲。
俸錢七八萬,給受無虛月。
分命在東司,又不勞朝謁。
既資閑養疾,亦賴慵藏拙。
賓友得從容,琴觴恣怡悅。
乘籃城外去,系馬花前歇。
六游金谷春,五看龍門雪。
吾若默無語,安知吾快活。
吾欲更盡言,復恐人豪奪。
應為時所笑,苦惜分司闕。
但問適意無,豈論官冷熱。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再授賓客分司》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授賓客分司》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詩意表達了作者再次授官的喜悅和自認才智不足的愧疚之情。
詩中描繪了作者榮升為賓客分司的官職,身份高貴,地位尊崇,與此同時,他也意識到自己無法勝任這個職位,內心自愧不如才智出眾的人。
詩中還提到了作者獲得的俸祿七八萬,給付的工作量幾乎沒有,天天過得悠閑自在。他靠著這份官職的安排,得以休養生息,同時也依賴自己懶散隱拙的天性。在這樣的環境下,作者可以盡情地享受和招待賓友,琴酒自得其樂。
詩中還描寫了作者乘著籃子到城外游覽,在馬前欣賞花朵,享受大自然的美景。他六次游覽金谷春,五次欣賞龍門雪,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追求精神上的滿足。
最后幾句表達了作者的矛盾心情,他希望自己能沉默不語,以享受自己的快樂,但同時也擔心這種快樂會被別人奪走。他雖然滿足于現在的官位,卻感到苦惱分司的職位可能會被人嘲笑。他感嘆自己雖然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卻無法確定自己的適意是否得到別人的認可,也無法得知官職是否能帶來真正的榮耀。整首詩以雅麗的文辭和深沉的心境展現了作者的憂慮和矛盾,體現了白居易的獨特才情和文學風格。
“賓友得從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shòu bīn kè fēn sī
再授賓客分司
yōu wěn sì hào guān, qīng chóng sān pǐn liè.
優穩四皓官,清崇三品列。
yī yǔ zài chén tiǎn, nèi kuì fēi cái zhé.
伊予再塵忝,內愧非才哲。
fèng qián qī bā wàn, gěi shòu wú xū yuè.
俸錢七八萬,給受無虛月。
fēn mìng zài dōng sī, yòu bù láo cháo yè.
分命在東司,又不勞朝謁。
jì zī xián yǎng jí, yì lài yōng cáng zhuō.
既資閑養疾,亦賴慵藏拙。
bīn yǒu dé cóng róng, qín shāng zì yí yuè.
賓友得從容,琴觴恣怡悅。
chéng lán chéng wài qù, xì mǎ huā qián xiē.
乘籃城外去,系馬花前歇。
liù yóu jīn gǔ chūn, wǔ kàn lóng mén xuě.
六游金谷春,五看龍門雪。
wú ruò mò wú yǔ, ān zhī wú kuài huó.
吾若默無語,安知吾快活。
wú yù gèng jìn yán, fù kǒng rén háo duó.
吾欲更盡言,復恐人豪奪。
yīng wéi shí suǒ xiào, kǔ xī fēn sī quē.
應為時所笑,苦惜分司闕。
dàn wèn shì yì wú, qǐ lùn guān lěng rè.
但問適意無,豈論官冷熱。
“賓友得從容”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