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躬審分何僥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省躬審分何僥幸”全詩
請君添一酌,聽我吟四雖。
年雖老,猶少于韋長史。
命雖薄,猶勝于鄭長水。
眼雖病,猶明于徐郎中。
家雖貧,猶富于郭庶子。
省躬審分何僥幸,值酒逢歌且歡喜。
忘榮知足委天和,亦應得盡生生理。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吟四雖(雜言)》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吟四雖(雜言)》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酒酣后,歌歇時。
請君添一酌,聽我吟四雖。
年雖老,猶少于韋長史。
命雖薄,猶勝于鄭長水。
眼雖病,猶明于徐郎中。
家雖貧,猶富于郭庶子。
省躬審分何僥幸,值酒逢歌且歡喜。
忘榮知足委天和,亦應得盡生生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酒酣之后,歌聲停止的時刻。詩人邀請朋友再添一杯酒,聽他吟唱四個雖然的事物。
首先,詩人提到自己雖然年紀已經老了,但仍然比年紀相仿的官員韋長史顯得年輕。這里可能是在表達自己對于保持年輕心態和活力的愿望,以及對于官員們過早衰老的感慨。
其次,詩人說自己雖然命運不算好,但仍然比鄭長水這樣的人要強。這里可能是在暗示自己雖然遭遇了一些挫折和不幸,但仍然比其他人更有勇氣和堅強的意志。
然后,詩人提到自己的眼睛雖然有些疾病,但仍然比徐郎中這樣的醫生視力更好。這里可能是在表達自己對于身體不適的接受和樂觀態度,以及對于醫生醫術的一種諷刺。
最后,詩人說自己雖然家境貧寒,但仍然比郭庶子這樣的富裕人家更有富足感。這里可能是在表達詩人對于物質財富的看法,認為真正的富有在于內心的滿足和知足。
整首詩詞通過反復使用“雖然”這個詞,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境遇和身體狀況的客觀描述,但又在其中流露出一種豁達樂觀的態度。詩人并沒有陷入消極的情緒,而是在酒宴的歡樂氛圍中,展現了一種豁達、積極的生活態度。
這首詩詞讓人感受到了白居易平實、質樸的風格,他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對于人生、命運和財富的思考。同時,通過對比和對照,詩人展現了一種對于命運的坦然接受和對生活的滿足感,以及對于人生價值的一種重新認識。整首詩詞給人以鼓舞和啟示,引導人們正視自己的境遇,珍惜生活中的喜悅和快樂,以樂觀的心態面對困難和挑戰。
“省躬審分何僥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ín sì suī zá yán
吟四雖(雜言)
jiǔ hān hòu, gē xiē shí.
酒酣后,歌歇時。
qǐng jūn tiān yī zhuó, tīng wǒ yín sì suī.
請君添一酌,聽我吟四雖。
nián suī lǎo,
年雖老,
yóu shǎo yú wéi zhǎng shǐ.
猶少于韋長史。
mìng suī báo, yóu shèng yú zhèng zhǎng shuǐ.
命雖薄,猶勝于鄭長水。
yǎn suī bìng,
眼雖病,
yóu míng yú xú láng zhōng.
猶明于徐郎中。
jiā suī pín, yóu fù yú guō shù zǐ.
家雖貧,猶富于郭庶子。
shěng gōng shěn fēn hé jiǎo xìng,
省躬審分何僥幸,
zhí jiǔ féng gē qiě huān xǐ.
值酒逢歌且歡喜。
wàng róng zhī zú wěi tiān hé, yì yīng de jǐn shēng shēng lǐ.
忘榮知足委天和,亦應得盡生生理。
“省躬審分何僥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