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寧相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彼此寧相見”全詩
一夕風雨來,炎涼隨數變。
徐徐炎景度,稍稍涼飆扇。
枕簟忽凄清,巾裳亦輕健。
老夫納秋候,心體殊安便。
睡足一屈伸,搔首摩挲面。
褰簾對池竹,幽寂如僧院。
俯觀游魚群,仰數浮云片。
閑忙各有趣,彼此寧相見。
昨日聞慕巢,召對延英殿。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新秋喜涼,因寄兵部楊侍郎》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新秋喜涼,因寄兵部楊侍郎
外強火未退,中銳金方戰。
一夕風雨來,炎涼隨數變。
徐徐炎景度,稍稍涼飆扇。
枕簟忽凄清,巾裳亦輕健。
老夫納秋候,心體殊安便。
睡足一屈伸,搔首摩挲面。
褰簾對池竹,幽寂如僧院。
俯觀游魚群,仰數浮云片。
閑忙各有趣,彼此寧相見。
昨日聞慕巢,召對延英殿。
詩意:
這首詩是白居易在一個新秋的涼爽夜晚寫給兵部楊侍郎的一封信。詩的內容主題是關于秋季的涼爽和寧靜。詩人表達了秋天漸漸到來的景象,以及自己在這個季節里的安逸和舒適。
賞析:
這首詩首先描述了外面還有一些殘留的夏天的炎熱,但是中銳的秋天也早已開始戰斗。詩中的描述也告訴讀者秋天的氣候很多變,一夜之間可以由風雨轉為炎涼。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自己在這個秋天的感覺。他感覺到了微風扇過臉龐的涼爽,枕簟也變得清凄,巾裳變得輕盈。他在這個季節里感到內心寧靜和滿足,睡得很舒服。他伸展了一下身體,用手摩挲著自己的面頰。
詩人描寫了他的臥室,他的窗簾對著一座池塘和竹林,這里靜謐得像是一個僧院。他俯視著游動的魚群,仰望著漂浮的云片,觀察著這個世界的閑忙。但是,他覺得安逸舒適,不需要去見任何人。
最后,詩人提到了自己昨天聽到關于召見巢觀賞的消息,這個人將會在延英殿等待。這句話很可能在信的結尾,表示詩人將要去見這個人。
整體來說,詩人通過描繪秋天的涼爽和寧靜來表達自己的幸福感和滿足感。他享受著這個季節帶來的舒適和安寧,從而向信中的收信人傳達了秋天的美好。
“彼此寧相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n qiū xǐ liáng, yīn jì bīng bù yáng shì láng
新秋喜涼,因寄兵部楊侍郎
wài qiáng huǒ wèi tuì, zhōng ruì jīn fāng zhàn.
外強火未退,中銳金方戰。
yī xī fēng yǔ lái, yán liáng suí shù biàn.
一夕風雨來,炎涼隨數變。
xú xú yán jǐng dù, shāo shāo liáng biāo shàn.
徐徐炎景度,稍稍涼飆扇。
zhěn diàn hū qī qīng, jīn shang yì qīng jiàn.
枕簟忽凄清,巾裳亦輕健。
lǎo fū nà qiū hòu, xīn tǐ shū ān biàn.
老夫納秋候,心體殊安便。
shuì zú yī qū shēn, sāo shǒu mā sā miàn.
睡足一屈伸,搔首摩挲面。
qiān lián duì chí zhú, yōu jì rú sēng yuàn.
褰簾對池竹,幽寂如僧院。
fǔ guān yóu yú qún, yǎng shù fú yún piàn.
俯觀游魚群,仰數浮云片。
xián máng gè yǒu qù, bǐ cǐ níng xiāng jiàn.
閑忙各有趣,彼此寧相見。
zuó rì wén mù cháo, zhào duì yán yīng diàn.
昨日聞慕巢,召對延英殿。
“彼此寧相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