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睹犬與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偶睹犬與鳶”全詩
門前何所有,偶睹犬與鳶。
鳶飽凌風飛,犬暖向日眠。
腹舒穩貼地,翅凝高摩天。
上無羅弋憂,下無羈鎖牽。
見彼物遂性,我亦心適然。
心適復何為,一詠逍遙篇。
此仍著于適,尚未能忘言。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犬鳶》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犬鳶》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晚來天氣好,散步中門前。
夜晚來臨,天氣宜人,我在家門前散步。
門前何所有,偶睹犬與鳶。
門前有什么景物,偶然看見了一只狗和一只鳶(指鳥)。
鳶飽凌風飛,犬暖向日眠。
鳶鳥吃飽了,在風中自由翱翔;狗在陽光下暖和地打盹。
腹舒穩貼地,翅凝高摩天。
鳶鳥的腹部舒展舒適地貼著地面,翅膀凝聚著力量,高高地觸摸天空。
上無羅弋憂,下無羈鎖牽。
鳶鳥在上空飛翔沒有捕獵者的困擾,沒有束縛在地面的拴鏈。
見彼物遂性,我亦心適然。
看到鳶鳥順應自然而生活,我也心情舒適自然。
心適復何為,一詠逍遙篇。
心情如此適意,又有何事可做,只好寫下這篇歌頌逍遙自在的詩篇。
此仍著于適,尚未能忘言。
這些感悟仍然留存在適意之中,我不愿忘卻這些話語。
這首詩詞以平淡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在晚間散步時看到狗和鳶鳥的景象,從中引發出對自然的思考和對逍遙自在生活的向往。作者通過描述鳶鳥自由飛翔、狗舒適打盹的情景,暗示了人們應該順應自然,追求內心的平靜與自由。詩中表達了一種寧靜、舒適的心境,同時也表達了對逍遙自在生活的向往。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幅自然和諧、心靈舒適的畫面,給人以寧靜和愉悅的感受。
“偶睹犬與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uǎn yuān
犬鳶
wǎn lái tiān qì hǎo, sàn bù zhōng mén qián.
晚來天氣好,散步中門前。
mén qián hé suǒ yǒu, ǒu dǔ quǎn yǔ yuān.
門前何所有,偶睹犬與鳶。
yuān bǎo líng fēng fēi, quǎn nuǎn xiàng rì mián.
鳶飽凌風飛,犬暖向日眠。
fù shū wěn tiē dì, chì níng gāo mó tiān.
腹舒穩貼地,翅凝高摩天。
shàng wú luó yì yōu, xià wú jī suǒ qiān.
上無羅弋憂,下無羈鎖牽。
jiàn bǐ wù suì xìng, wǒ yì xīn shì rán.
見彼物遂性,我亦心適然。
xīn shì fù hé wéi, yī yǒng xiāo yáo piān.
心適復何為,一詠逍遙篇。
cǐ réng zhe yú shì, shàng wèi néng wàng yán.
此仍著于適,尚未能忘言。
“偶睹犬與鳶”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