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夢夢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昨夜夢夢得”全詩
忽忘來汝郡,猶疑在吳都。
吳都三千里,汝郡二百馀。
非夢亦不見,近與遠何殊。
尚能齊近遠,焉用論榮枯。
但問寢與食,近日兩何如。
病后能吟否,春來曾醉無。
樓臺與風景,汝又何如蘇。
相思一相報,勿復慵為書。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夢劉二十八,因詩問之》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夢劉二十八,因詩問之》一詩是唐代白居易所作。詩中描繪了作者做了一個夢,但在夢中想不起自己所在的地方,以及忘記了來到了汝郡。他用吳都和汝郡的距離來表達他對夢境和現實之間的疑惑。吳都離作者很遠,而汝郡距離較近,但作者認為近與遠并不重要,無論身在何處,只要能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如吃與睡,近與遠也沒有多大的區別。他詢問自己最近的情況,使用寢與食來代表日常生活,然后詢問自己是否還能吟詩,是否曾經沉醉于春日的美景,以及對汝郡的美景是否也有好的評價。最后他對一個相思的人表示了思念之情,并表示希望對方不要因為懶惰而不再寫信。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昨夜做了個夢,初醒時猶猶豫豫思索。
忽然忘了來到汝郡,疑惑著還在吳都。
離我很遠的吳都,而汝郡僅百余里。
不管是夢里還是現實中,近與遠有何差別。
關心的只是吃與睡,最近的日子如何。
病后還能吟詩嗎?春天來臨時是不是曾經醉倒。
樓臺與美景,汝郡又怎樣如蘇。
你我彼此思念,不要懶得再寫信。
這首詩詞通過對夢境與現實的比較,表達了作者對于生活的思考。無論是虛幻的夢境還是現實的生活,其實對于個人來說并沒有多大區別,重要的是能夠滿足基本的需求。作者提到了吃與睡這兩個基本的生活問題,以此來突顯人們對于物質需求的關注,并通過描繪樓臺與美景,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最后,作者向一個相思之人表達了思念之情,并希望對方不要懶惰而不再寫信,展現了作者的感情與情感關懷。整首詩詞簡潔明了,通過對現實與理想、近與遠的對比,以及對基本需求與情感需求的思考,傳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理解與思考。
“昨夜夢夢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èng liú èr shí bā, yīn shī wèn zhī
夢劉二十八,因詩問之
zuó yè mèng mèng dé, chū jué sī chí chú.
昨夜夢夢得,初覺思踟躕。
hū wàng lái rǔ jùn, yóu yí zài wú dōu.
忽忘來汝郡,猶疑在吳都。
wú dōu sān qiān lǐ, rǔ jùn èr bǎi yú.
吳都三千里,汝郡二百馀。
fēi mèng yì bú jiàn, jìn yǔ yuǎn hé shū.
非夢亦不見,近與遠何殊。
shàng néng qí jìn yuǎn, yān yòng lùn róng kū.
尚能齊近遠,焉用論榮枯。
dàn wèn qǐn yǔ shí, jìn rì liǎng hé rú.
但問寢與食,近日兩何如。
bìng hòu néng yín fǒu, chūn lái céng zuì wú.
病后能吟否,春來曾醉無。
lóu tái yǔ fēng jǐng, rǔ yòu hé rú sū.
樓臺與風景,汝又何如蘇。
xiāng sī yī xiāng bào, wù fù yōng wèi shū.
相思一相報,勿復慵為書。
“昨夜夢夢得”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