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奈老大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其奈老大身”全詩
回頭問妻子,應怪春游頻。
誠知春游頻,其奈老大身。
朱顏去復去,白發新更新。
請君屈十指,為我數交親。
大限年百歲,幾人及七旬。
我今六十五,走若下坂輪。
假使得七十,只有五度春。
逢春不游樂,但恐是癡人。
分類: 春游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春游》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游》是白居易在唐朝創作的一首詩詞。詩意表達了年老時對春游的思念和遺憾。下面給出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上馬臨出門,出門復巡逡。
回頭問妻子,應怪春游頻。
誠知春游頻,怕老大身。
朱顏漸失去,白發卻愈增。
請君屈指算,為我數交親。
大限到百歲,幾人達七旬。
如今我六十五,步履似下坂輪。
假如能活到七十,只剩五個春天。
遇到春天不出游樂,但恐怕是癡頑之人。
詩意:
這首詩詞以老年人對春游的向往和遺憾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年老時機會有限的感嘆和無奈。詩人觀察到自己行動不便和面容的變化,意識到年紀漸長,春游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他向妻子請教上馬旅行的事情,表示春游頻繁,責備自己。詩人透過問詢妻子和反思自身的年老,傳達了對時光的感嘆和對春天游樂的向往。
賞析:
《春游》這首詩詞運用簡潔的語言和明快的節奏,表達了對年老時春游機會的遺憾和思念。詩人用對話的方式展示了他對妻子的詢問和自省的心理活動,使詩詞更加生動和真實。詩人通過自身的感嘆,抒發了對春游的向往和對逝去時光的思考,讓讀者對年老時時光的流逝和珍惜產生共鳴。這首詩詞不僅體現了詩人的感嘆和向往,同時也反映了一種對幸福生活和享受春天的態度,令人深思。
“其奈老大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yóu
春游
shàng mǎ lín chū mén, chū mén fù qūn xún.
上馬臨出門,出門復逡巡。
huí tóu wèn qī zǐ, yīng guài chūn yóu pín.
回頭問妻子,應怪春游頻。
chéng zhī chūn yóu pín, qí nài lǎo dà shēn.
誠知春游頻,其奈老大身。
zhū yán qù fù qù, bái fà xīn gēng xīn.
朱顏去復去,白發新更新。
qǐng jūn qū shí zhǐ, wèi wǒ shù jiāo qīn.
請君屈十指,為我數交親。
dà xiàn nián bǎi suì, jǐ rén jí qī xún.
大限年百歲,幾人及七旬。
wǒ jīn liù shí wǔ, zǒu ruò xià bǎn lún.
我今六十五,走若下坂輪。
jiǎ shǐ de qī shí, zhǐ yǒu wǔ dù chūn.
假使得七十,只有五度春。
féng chūn bù yóu lè, dàn kǒng shì chī rén.
逢春不游樂,但恐是癡人。
“其奈老大身”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