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甕醍醐待我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甕醍醐待我歸”全詩
更憐家醞迎春熟,一甕醍醐待我歸。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將歸一絕》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將要離開官衙,回到鄉間的門口,
心中早已思念泉水旁的竹子。
更加珍惜家中醞釀的春酒,
一罐醇香的醍醐正在等待我回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詩人在離開官衙回到鄉間的過程中的內心感受,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簡樸生活的向往。
詩人將歸鄉之事設定為離開公門返野扉,表明他要回到官員的身份和權力之外,回到自然和簡單的生活中。他內心已經預先思念著家鄉的泉水旁的竹子,似乎這樣的景象已經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記憶中。
詩人在離開官衙之前,特別珍視家中釀造的春酒,用“醍醐”來形容春酒的香醇。這種酒象征著家的溫暖和對他的回歸的期待,展示了詩人對家鄉與親情的珍視和向往。
整首詩以簡練優雅的句子表達了對家鄉的情感,同時渲染了一種離開繁華世界回歸自然的詩境。通過描繪詩人內心的向往和對家鄉的思念,讓讀者感受到了詩人追求簡單和寧靜生活的心態。
“一甕醍醐待我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guī yī jué
將歸一絕
yù qù gōng mén fǎn yě fēi, yù sī quán zhú yǐ yī yī.
欲去公門返野扉,預思泉竹已依依。
gèng lián jiā yùn yíng chūn shú, yī wèng tí hú dài wǒ guī.
更憐家醞迎春熟,一甕醍醐待我歸。
“一甕醍醐待我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